欧洲议会周四同意冻结中欧投资协定批准程序,直到北京解除对欧盟政界人士的制裁。这加剧了中欧关系纷争,增加了欧盟企业获得中国市场准入的难度。
上述决议以599票赞成、30票反对和58票弃权获得通过。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21日回应称:“中欧投资协定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赢的协定,不是谁对谁的恩赐。中方实施反制措施,是对欧盟搞单边制裁对抗做出的正当回应。中方始终抱有诚意促进双方合作,希望欧方与我们相向而行。”
欧盟-中国全面投资协定经过了七年谈判,在去年12月终于达成,目标是让欧盟企业在中国获得公平待遇,强化中国做为可信赖贸易伙伴的地位。
然而,随着新疆维吾尔人权课题在国际上升温,欧盟今年3月以中国侵犯新疆维吾尔族人权为由,对四名中国官员和一个实体实施制裁。中国随即反击,宣布对欧洲的四个实体和10人实施制裁,其中包括五名欧洲议会议员,欧洲议会人权分委会,以及学者等。
“采取制裁措施是中国失算。他们应当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重新思考。受中国制裁措施影响,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被冻结,”受到中国制裁的欧盟议员、德国人Reinhard Butikofer称。
欧盟议员称,中国的制裁并非基于国际法。而欧盟的措施,与英国和美国的举措类似,是针对联合国公约捍卫的人权问题。
欧洲议会在决议中称:“要求中国取消制裁,之后才能处理(投资协定)”。这项决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目前是欧洲议会的官方立场。“中欧关系可能无法照常推进。”
当前僵局对中国和欧盟而言都是一次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