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元“游”厦大?走植物园“秘密通道”还要和保安“对暗号”?因疫情防控需要,2020年1月24日开始,厦门大学就已暂停接待参观人员。近日却有个别旅行社在网络平台上出售“厦大校园游”项目,并声称可以带游客进入厦大校园参观。(5月17日 中国青年报)
在某网络平台上,名为“厦门大学预约进校、厦大门票代预约、厦门自由行景点门票代订”的旅游项目公开叫卖。该旅游项目售价为69元,仅厦门大学一个景点,月销量达到125笔。旅行社的客服人员称,游客要先进植物园,以后会有工作人员带人走山路进入厦大校园。如果进校遇到保安阻拦,还可以报“暗号”给对方。
但实际却是,记者暗访发现,经过1个小时的山路跋涉,不仅未能抵达校园内的路面,此前约定的“暗号”也并不奏效,直接被保安劝离。可见,所谓带领参观,不过是旅行社为了一己之利,罔顾防疫纪律,干扰防疫秩序,试图绕过校园安保力量,带游客违规进校。
值得注意的是,进校山路崎岖,硬着头皮翻山,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是对自我和他人生命的不负责任。此前因旅游者闯进禁入区导致的迷路、被困等事件时有发生,一旦遭遇险情,难以被及时发现,救援实施难度也较大。而疫情防控期间,违规进入校园,更有引发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不断出现,国外疫情持续上升,这是疫情防控的又一个关键时期。学校作为人群聚集、传播易散之地,的确需要加强防控管理,部分高校采取封闭式管理无可厚非。但就在这样的节骨眼上,仍有少部分人存在侥幸心理,收取“引路费”,当起“导游”,在冲破防疫底线边缘不断试探,这不仅是对他人健康极端不负责任,对校园安全造成不小危害,甚至可能影响疫情防控大局,理当受到追罚。事实上,严重干扰破坏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还将被依法追究行政直至刑事责任。
在媒体对此事进行曝光后,该旅游项目已被连夜下架。平台在第一时间自纠,处理之果决值得肯定,但仍难逃审核不严之责,需承担连带责任。对平台来说,责任意识不容缺失,不能只推送而不审核。商家和产品信息审核的责任和程序,不该省也不能省。对于审核缺位的原因和疏漏,有必要反思。
对于山路上铁丝网被破坏的情况,厦大保安人员称,他们已多次修复过铁丝网,但效果不甚明显。这一方面说明与庞大的“闯入”旅客相比,校园的安保力量显得单薄;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跟疫情作战,需要织起一张又严又密的防护网,每个机构或个人都应成为这张网上一个牢固的绳扣,而不是一个危险的漏洞。
要抵制此类现象,不能光靠学校加强巡视,游客要充分认识到违规参观对自身、对他人可能造成的风险,强化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对相关产品和行为自觉抵制,说到底这对于自己也是一种保护。主管部门也应动真格、出实招,提升“逾矩”旅行社的违规成本,设置从严惩处的“高压线”,斩断野蛮旅游背后的灰色产业链,同时倒逼平台拿出对生命负责的姿态,做好产品合规性的“压舱石”,加强对上线内容的事前审核与事中监督,让违规内容从平台中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