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激情犯罪”制度不应“二次伤害”-中国讯息网

电梯“激情犯罪”制度不应“二次伤害”

作者:朱永华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6-14 08:37:51

       近日,有媒体曝出,山东济宁市梁山县6名高考生在6月8日的高考日被困在酒店电梯,被救援人员救出后仍比考试规定最迟进场时间晚10分钟,不能进入考场,未能参加外语科目考试。6月13日上午,梁山县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提供了关于此事的情况说明,证实存在6名考生因电梯故障错失外语考试,并称下一步由教育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尽力为学生提供补习复读便利。

  网上流行一句话“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6名考生和家人住进距考场近在迟尺的一家酒店,已经顺利完成了大部分考试科目,如果再考完最后一门外语,他们的2019年高考便会圆满结束,接下来也就能和所有完成高考的学生一样,进入轻松自在的“休闲模式”。然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6名准备下楼前往考点的学生却被卡在电梯里无法脱身,尽管最终被消防队员安全解救,并由民警驾驶警车护送到考点,但却比规定进入考场的时间迟到超过了10分钟,6名学生因此被取消了外语考试资格。“明天”尚未来临,“意外”就捷足先登,电梯的“激情罪恶”让6名考生功归一篑。   

  高考对于苦读三年的高中生和他的家庭而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一年一度的高考已不只是对考生自己三年努力的一次简单成绩检验,更决定着考生能否进入大学深造或进入什么样的高等学府,他已经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甚至是考生未来的前途命运。6名学生的家长正是出于对孩子高考的极端重视和便于参加考试,才向学校申请并经过批准安排到这家距考场最近的知名连锁酒店,谁料关键时刻居然被卡在电梯里动弹不得。而据通报显示,涉事电梯还处在检验周期内,所有手续完备,但就是这看似运行良好的电梯,却让6名考生的3年努力毁于一旦。   

  应该说,当地招生考试委员会和教育部门针对此事的处理也显得很人性,愿意做好协调工作尽力为6名学生的复读学习提供便利。但这样的“人性化”似乎又显得很原则甚至是“雨后送伞”。我们都知道,高考的难度不仅逐年递增,复读学习期间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少学生甚至越复读,考试成绩越是不理想,正应验了那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千年古训。另外,尽力为6名学生补习复读提供便利,如何提供并没有明确。在现实语境下,考生出现这样的意外,最揪心的莫过于家长,除了各自安慰孩子情绪之外,势必也会全力满足孩子补习复读的一切要求,一年的补习复读费用也是不菲的开支。而为学生补习复读提供便利本身就是教育部门的职责,把应当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当成是对6名学生的“特别施舍”,这本身就很难说过去。   

  据当地招生委员会提供的时间截点,6名考生被消防队员救出后,由警方派警车护送考生到达考点的时间是14:56,比规定进场考试时间14:45晚了11分钟,如果按照迟到10分钟禁止入场规定,则意味着6名考生仅仅比允许迟到的时间超出1分钟。因为电梯的意外,导致6名考生“迟到”,而在此过程中,既有消防队员实施救援,更有警车亲自护送,当地招生考试委员会为何就不能破例1分钟允许6人进场考试,虽然会影响考生发挥和科目成绩,但至少不会让6名学生“痛失一局”。   

  高考的严肃性无需赘言,包括迟到10分钟禁止入场,开考10分钟内禁止离开考场等,无非都是为防止作弊,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但鉴于6名考生的原因特殊,又有警方全程护送,能够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几率基本为零,在接到县招委会情况汇报之后,市招委会为何就不能“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而是直接给出“不得入场考试”的指令。原本可以弥补的1分钟,6名学生为此却要搭上1年的复读,如果说电梯是临时起意的“激情犯罪”,僵化的执行规定何尝又不是对6名学生的“二次伤害”?   

  严格执行高考规定,不等于就不能不结合实际,当遇到诸如极端天气、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一些地方经过批准甚至可以临时更改考试时间。在笔者看来只要确保考试公平公正,不影响高考的严肃性,类似6名考生这样确属个人不可抗因素造成的“迟到”,且既不影响考试公平本人又愿意“奋力一搏”,相关部门就应该给予其机会,这样远比“尽力为学生提供补习复读便利”来的更人性化也更富有责任感。

责任编辑:XW139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电梯“激情犯罪”制度不应“二次伤害””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