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作为中国顶尖的金融论坛,此次中国金融高层“顶配”亮相上海,释放中国经济重大信号,备受瞩目的科创板也选择在本次论坛上开板。
高科技企业的特点是初期弱、成长速度快,既可能短时间内由小而大,也可能迅速夭折。现行主板、中小板或者创业板的规则,尤其是IPO规则显然不适合这样的企业,而试行注册制的科创板有望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这些高速成长或者最终失败的创业型企业,搏击于资本市场。辅以逐步明确当中的退市、运行细则,科创板有望与现行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共同构建真正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服务于不同类型与体量的上市公司。正如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所言,科创板是改革试验田,将有效支持有发展潜力、市场认可度高的科创企业发展壮大。
更为令人期待的是,除了在科创板试行“大进大出”、优胜劣汰,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注册制之外,传统A股存在的例如上市公司随意停牌、停牌时间过长、停牌原因含糊不清(往往是借停牌躲避特殊市场状况)等严重影响股票流动性,对投资人的知情权、交易权造成伤害的行为,都可以在科创板一开始就进行规范。另外,在声誉约束和合规约束之外,通过利益约束,“强制”保荐机构通过旗下子公司以自有资金对科创板新股以发行价格进行认购,跟投主体不参与询价与定价,只能被动接受价格,认购比例为2%—5%,且锁定期两年。这无疑将重塑保荐中介行业生态。
从央行行长易纲、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本次论坛的发言看,科创板同样还有以下顶层设计值得期待:首先是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以及完善法制、加大违法成本和监管执法力度。其中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尤为重要,如此才能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体系,完善市场激励约束机制,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给投资者一个真实、透明、合规的上市公司。同时需要积极推动增加司法供给,大幅提升违法违规成本,严厉打击虚假披露、欺诈发行等各种乱象,净化市场生态。
上述监管高层也不约而同地提到,资本市场将以科创板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通过推动修订Q FII/R Q FII制度,允许合资证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境外股东实现“一参一控”,放宽外资银行在华从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的准入限制,拓展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渠道,研究境外机构发债融资等举措,热烈欢迎境外金融机构,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欢迎有经验的资产管理机构,与中国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同行一道,筹集人民币资金,投入到人民币证券市场。
科创板所在地上海也将受益良多,除了自贸区新片区将建立本外币一体化账户体系,实施更加便利的跨境资金管理制度外,监管部门还将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在上海设立办事机构,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子公司,并在上海试点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外资持股比例的上限,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以全力支持上海科创板建设。这些重大政策信号释放的同时,也展现出对“放得开、看得清、管得住”的风险防范和跨境监管能力的自信。
科创板的开板,正如刘鹤副总理所言,现在只是开始。当前需要遵循设立科创板的宗旨和初心,以科创板带动整个资本市场改革。科创板将在探索中不断创造条件,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完善,真正实现高透明度的法治环境,良好的信用基础,拥有运作规范、发展前景良好的上市公司和合格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