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重庆涪陵红酒小镇的一家转转火锅店,推出“五一”定制版火锅免费请游客品尝。广西的螺蛳粉、贵州的折耳根、湖南臭豆腐、福建乌龙茶、重庆榨菜、河南胡辣汤、陕西老陈醋、海南榴莲、广东白粥、内蒙古的酸奶……这些都成为了火锅的锅底。(中国新闻网5月1日)
实在想象不到,“榴莲火锅”的味道将何其“咄咄逼人”。火锅如此“重口味”,宛如大学食堂的“黑暗料理”,既让人难以接受,又让人欣欣向往。有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小长假全国预计将接待旅客超3亿人次。许多人来重庆的目的就是品尝重庆特色的火锅。迎接八方来客,为游客提供“家乡口味”,也属于一类服务特色。
“火锅之都”重庆的火锅店推出打破常规的“定制版火锅”,一方面可以丰富游客的味觉体验,制造美食亮点,形成网红效应,吸引游客关注;另一方面也在于,能进一步了解游客口味,改进火锅风味,推出更好吃的火锅底料。五一长假,游客来往众多,正是一个试验新品种的好时机。
可以看到,当前特色美食跨区域发展的特征十分明显。平时我们可以在海南吃到湖南本土的菜式,在广东尝遍广西原生态的风味,在东北感受西南独特的料理。游客假期出行,目的地若不能提供更高层次的美食服务,整体的吸引力难免会下降。一个地区发展旅游美食经济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地道”与“正宗”,持续创新才能永葆活力。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发展旅游经济也不能脱离创新。随着物质经济的丰富发展,出门旅行的人越来越多。一个地区若不能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服务体验,势必会在旅游经济的浪潮中落后于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吃货”对旅游经济的影响。让“吃好”成为游客选择目的地的动力十分重要。
时下,80后90后甚至00后已成为假期旅游出行的“主力”。“个性化”正是这一代人消费特征。所以,假期旅游营销就得有“定制感”,让旅客有自主选择味道的权利。“榴莲火锅”这样非正统的味觉改造,不妨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