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陪伴师,应在规范中走向成熟-中国讯息网

职业陪伴师,应在规范中走向成熟

作者:黄齐超 阅读量:8113235 发布时间:2021-04-30 15:42:04

 高速运转的都市生活中,亲人的陪伴往往成为“稀缺品”。上门为宠物喂食,陪孩子上补习班,陪老人旅游……伴宠师、亲子陪伴师等职业陪伴师逐渐成为新兴职业,但服务标准和水平也有待规范。(4月29日 《北京日报》) 

  每一个新职业的产生,都是社会发展、民众需求、分工细化的产物。所以,职业陪伴师的出现,我们一点都不意外。其实,2000年春晚赵本山、宋丹丹春晚小品《钟点工》,就是职业陪伴师的雏形。现如今,人口流动和生活节奏加快,“陪伴”更凸显其稀缺的价值。 

  现实中,陪孩子上补习班、陪伴老人、陪伴旅游、陪伴跑步等各式各样的需求,预示了“陪伴”经济的蓬勃前景。“陪伴”是一个巨大的蛋糕。职业陪伴师的出现,既满足了市场的一部分需求,也增加了公众的工作岗位,是个双赢的利好。不过,新型的职业从出现到成熟,也必然经历一个磨合期。如何度过磨合期?笔者认为,建立行业服务标准,科学的评价机制,制定管理措施,这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显然,职业陪伴师必须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陪伴老人聊天,应当具有一定的心理、医疗方面的常识,能解决突发事件;陪伴孩子上补习班,不应仅仅保证孩子往返途中的安全,最好还能随便帮孩子处理学习上的问题;陪伴旅游、跑步,若能具备导游和健康方面的知识储备,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如果管理部门能鉴定职业陪伴师的技能等级,就可以促进职业陪伴师的健康发展,也能保障他们的合理报酬。 

  另一方面,陪伴意味着近距离地接触,那么,如何保障接受服务者的安全?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不知道职业陪伴师的底细,缺乏信任,大部分需求者只能从熟人中小范围筛选,这必将制约职业陪伴师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职能部门也有必要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比如,掌握职业陪伴师的体检报告;比如,了解职业陪伴师有无犯罪前科;比如,消费者和服务者如何投诉与维权,等等。 

  倘若没有规范的管理,行业必定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是新兴的职业、行业。我们不应任由职业陪伴师自由发展,而是应未雨绸缪,建立规范的管理标准,让其在规范中走向成熟。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职业陪伴师,应在规范中走向成熟”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