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头兑换现金,城市创建之短视行为-中国讯息网

烟头兑换现金,城市创建之短视行为

作者:丁家发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4-30 14:08:34

 近日,安徽六安。烟头回收五六十一斤,大爷大妈排着长队拎着满满一袋烟头来卖,原来这是为了创建文明县城而举行的活动,网友吐槽:又是一个致富小技巧。(4月29日《北京青年报》) 

  为了创建文明县城,让城市街头变得干净、卫生,开展“烟头兑换现金”活动无可厚非。然而,这种针对创建期间的活动,无疑是功利性的短视行为,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已,并不能持续多久。而在全国各地创建中,“烟头兑换现金”活动时常被拿来“炒旧饭”,没有多大的新意不说,除了喧嚣一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如今,各地城市为了加大宣传和整治环境卫生的力度,在街头巷尾增加了不少垃圾桶和灭烟柱,但少数市民乱扔烟头的坏习惯仍然难改,街头巷尾的烟头还是随处可见,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为了创建文明城市的现实要求,在短时间内“消灭”街面上十分刺眼的烟头,往往成为城市管理者的“头等大事”。于是,在没有其他好办法的情况下,便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开展许多城市已尝试过的“烟头兑换现金”活动,虽然是“炒旧饭”,但短时间效应还是非常明显的。安徽六安的大爷大妈排着长队来卖烟头,就是一个明证。 

  然而,“烟头兑换现金”活动,通常只是在创建工作期间开展,全民捡烟头换钱,可谓热闹一时。等到创建“风头”一过,检查结束了,烟头便换不了钱了,一切又会恢复原状。这种仅为创建而举办的活动,背后有着很强的功利性,显然也是十分短视的。从各地举办类似“烟头兑换现金”活动来看,大都虎头蛇尾,一开始宣传得热热闹闹,最终则不了了之,也很难见到最终活动成果的报道。如果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成效明显,当地媒体肯定会大写特写“吹嘘”一番,然而并没有。可见,这种“炒旧饭”活动,仅仅做做样子,实际效果并不大。 

  其实,“烟头兑换现金”活动,即使长期举办,恐怕也持续不了多久。据测算,一个普通香烟的过滤嘴,重量在0.19克左右,按一公斤(1000克),即使加上烟蒂残留烟丝按翻倍0.38克计算,一公斤烟头也要至少二千六百多个。数量如此之多的烟头,除在一些人员聚集较多的大型集会散场后,环卫工人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松捡拾大量烟头,而对普通市民来说,捡烟头费工、费时得不偿失。同时,随着城市卫生环境改善,以及公共场所控烟严格,地上烟头越来越少,加之烟头病菌多、极不卫生,捡拾烟头或能传染疾病,就更没有多少人捡烟头换钱了。 

  笔者认为,城市创建工作别总是“炒旧饭”,也不能走过场。整治城市环境卫生,应当多一些长期执行的务实措施,少一些功利性和治标不治本的短视行为。就烟头而言,城市管理部门应该严格落实和执行公共场所禁烟相关规定,对违规吸烟或乱扔烟头者,进行及时劝阻和依法严惩,才是整治街面烟头的正确打开方式。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烟头兑换现金,城市创建之短视行为”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