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年轻人刻下正面对珍珠奶茶没有珍珠的窘境。据美国网络媒体报道,当地很多珍珠奶茶店的珍珠(即粉圆)已卖光,生产粉圆的原料存货不多,所以下来消费者可能被迫喝无粉圆的奶茶,或干脆不喝了。
粉圆的原料主要是木薯粉、番薯粉、马铃薯粉、黑糖等,来自泰国、台湾等地。全球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完美风暴”,导致美国珍珠奶茶店面对粉圆及原料短缺。这些因素包括冠病疫情让企业难以精准预测消费需求、美国政府大发纾困金刺激消费加剧供需失衡、美国港口码头拥堵、世界最大货柜轮长赐号堵塞苏伊士运河、得克萨斯州年初的寒冷天气、台湾的干旱天气、中美的贸易战和科技战等。事实上,全球供应链混乱影响了所有商品的供需与货运。
一方面,企业原以为经济会放缓,需求会降低;另一方面,各国政府撒钱刺激经济,使得某些商品和原料的需求出乎意料地大增。全球航运跟不上调整步伐,以致许多港口出现轮船误点和拥堵现象。去年第四季,马来西亚最大港口巴生港就出现严重拥堵问题。自今年初以来,美国最繁忙港口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也出现货柜轮卸货积压问题,4月14日有多达21艘货柜轮在海上等着卸货。
因此,不仅美国珍珠奶茶店的粉圆原料供应中断,星巴克也面对燕麦奶、纸杯和糖浆短缺,许多快餐店和餐馆的小包装番茄酱缺货;其他商品如健身设备、滑板、家具、半导体晶片等也缺货。其中,半导体晶片短缺造成广泛的冲击。
半导体是全球分工生产的商品,其生产原料和设备须依赖世界各国:中国是最大的硅砂出口国,集成电路设计主要来自美国,荷兰阿斯麦(ASML)生产最先进的光刻机,封装半导体晶片的塑料环氧树脂(epoxy resin)有六成产自亚太区,晶圆厂也多数设在亚太区。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半导体晶片的供应。
全球大流行迫使人们居家办公,汽车销量大跌,汽车生产商减少车用晶片的采购,但居家办公刺激了电脑产品、手机等的需求,带动电脑晶片的产量。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1月的半导体销量,比去年同期大涨了13.2%。
中美的贸易战和科技战,也影响了全球半导体生产和晶圆厂布局。中国科技企业出于对供应前景不稳定的担忧,加大对半导体的采购,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国际半导体供应紧张。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的半导体进口量同比大涨了33.6%。
进入后疫情时代,加上政府撒钱刺激经济,汽车销量回升,车用晶片的产量霎间跟不上需求,许多汽车生产商被迫减产,消费者须等更长时间才能买到新车。索尼PS5今年的供货受到影响,许多电玩粉丝无法及时体验这新一代的游戏机;一些手机品牌也被迫延后产品更新换代的计划。
冠病疫情导致的供应链混乱,会不会进一步推动去全球化?倘若美国现在还是特朗普当政,他可能会加大力度推行他的“美国优先”,把产业链都移回美国。然而,都自己生产,逆全球分工而行,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像粉圆的原料木薯粉,或者半导体晶片的硅砂,美国就无法自给自足了。
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后,欧洲人开始了殖民主义和资本全球化的进程。当时首个进入全球化产业链分工的原料,便是近些日子来无端端陷入中国新疆人权纠纷的棉花。在欧洲船队进军新大陆和亚洲之前,棉花和棉布仅仅是满足地方需求的原料和商品,偶有一些通过陆路商队从亚洲流入欧洲。欧洲殖民者踏足美洲、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后,把不同地方生产的棉花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纺织成布,再利用棉布购买非洲奴隶,运送到美洲大陆开荒和栽种棉花,由此形成了最早的纺织产业链全球分工。
这种全球分工随着资本壮大而不断加强。600年前是棉花和棉布,现在是木薯粉和粉圆,或者硅砂和半导体晶片。世界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长处,资本善于对生产要素进行乾坤大挪移,利用最低的成本把商品生产出来,再投放给世界的消费者。这是资本的本质,即使政治外力介入,也难以改变,所以产业链全球分工并非偶然。逆全球化也许会在未来一段日子重新调整全球产业链,但要资本反其道而行,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