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免费吃馒头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中国讯息网

师生免费吃馒头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作者:王军荣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4-22 22:54:22

 又双叒发福利了!陕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免费吃牛肉、免费吃水果、免费吃鱼之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次又请全体师生免费吃馒头了。 (4月21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大学请全体师生免费吃馒头了,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稀奇的是馒头很特别。馒头是由该校农学院张正茂教授精心选育的彩色小麦“西农黑大穗”加工而成。据介绍,该品种小麦达到优质中强筋小麦品质,适合加工黑小麦茶、黑小麦面粉及其制品如饺子、面条、包子、馒头等。目前“西农黑大穗”小麦在陕西关中、河南周口、安徽界首等地一般亩产 800 斤以上,名列全国彩色小麦前茅。说到底,学校请全体师生免费吃馒头,一方面是让师生共享科研成果,另一方面是“做广告”,借此激励广大学生对自己所学领域更亲近,将来更好地扎根基层,为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免费吃馒头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养的学生,虽然未必是当农民,但多数毕业生应该是农村服务的,即便是学生以后当农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和普通农民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有拥有科技的力量。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比如,农产品种植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发展农业,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要实现农业数字化,促进农业信息化、多元化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是培养、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而大学就是最好的培养基地。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愿意当农民,或是不愿意为农业服务,那么大学的教育就是失败的。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人才流失情况越发严重,农村空心化、农田荒废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层出不鲜。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有人才,才能带动乡村振兴。如何让大学生愿意扎根在农村,就是要让其看到科技的力量,让其看到农业的希望。对此,大学对学生的教育责无旁贷。 

   4月20日,正值谷雨时节,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超优千号”育秧完毕,如期进行移栽插秧工作。此次插秧将3月20日育下的2000盘秧苗全部移栽至水田,计划种植101亩,预计亩产量1200公斤,将向水稻亩产世界纪录发起冲击。袁隆平的名字谁都知道,可袁隆平式的人物又有多少?没有达到袁隆平的水平没有关系,但如果像袁隆平那样为农业服务的大学生多了,农业就更有希望了。 

  师生免费吃馒头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让大学生获得了很好的教育,免费吃馒头就像一颗种子,深深扎在了大学生的心中。说不定,以后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袁隆平”。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师生免费吃馒头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