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诗歌是怎么登上《现代写作》的?-中国讯息网

“惊悚”诗歌是怎么登上《现代写作》的?

作者:殷建光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4-21 19:01:20

 “晚上/我拿手电筒往河里照/半年前淹死的那个/小孩/在水里写作业/他看见有光/就抬起头/冲我笑。”这首名为《河》的现代诗刊登于《现代写作》初中写作专刊。初中生写作读本上刊载着这样的诗歌,许多家长看后,表示了担忧。20日,宿迁家长张女士向中新网表示,“这首诗的画面感很强,我家小孩看到后吓坏了。”(4月20日光明网) 

  别说小孩看到后,吓坏了,就是我这个成年人,看到这样的“诗”,也是后背刮冷风。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此“惊悚”诗歌是怎么走上《现代写作》的? 

  难道是编辑水平所限?一般而言,编辑的水平决定了报刊的水平。报刊刊登出来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辑筛选,并修改过的。如果这首诗是编辑修改出来的,那么,只能证明这个编辑的水平有问题了。那么,这样的问题编辑又是如何诞生的呢?是自身素质问题,还是另有苦衷?还是编辑倾向有问题? 

  难道是人情稿子吗?生活中的确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搞学生作文辅导,为了证明自己的辅导效果,就找编辑发表篇学生文章;有的报刊为了增加发行量,也用刊登文章做诱惑;还有的搞收费大赛,也用刊登文章做回报;当然,也有其他关系,比如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等。文章变成铅字,是有诱惑力的,于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虚荣心,一些人情稿,金钱稿就登上了报刊,这当然不能保证质量。 

  等等。不管怎样的原因,这样的“惊悚”诗歌登上报刊,都是一大危害。危害报刊的神圣形象,危害初中生的健康阅读心理,危害热爱写作孩子对诗歌的正确认识。任何被刊登出来的文章都是一个标杆,都有巨大的引领作用,辐射作用,因此,我们的编辑必须十分慎重,严谨,必须承担起文章对社会的责任。现在,“惊悚”诗歌被刊登,危害已经造成,我们期盼,相关部门认真调查原因,绝对不能再发生类似现象。 

  不要说这是学生诗歌的个性,不要说这是写作独特意境。孩子应该有孩子世界,没错;但是,文字作品,应该雕塑美,启迪善,让人暖,不能雕塑丑,启迪恶,让人寒。这是永恒的真理,期盼我们的编辑坚守底线,期盼我们的报刊不要失去操守。 

  世界读书日就要到了,倡导读书是我们的优秀传统,但是,我们必须保证让孩子们读到优秀的文字作品,我们的出版社,我们的报刊编辑应该责任在肩,做好美好护航。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惊悚”诗歌是怎么登上《现代写作》的?”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