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杭州玉泉派出所民警接到社区负责人的电话,称社区里面有人不断捡到百元大钞。经过几日挨家挨户地排查走访,民警将目光锁定在了王奶奶的身上。民警来到王奶奶家中询问,回应他们的都只有王奶奶的哭声和否认。4月15日中午,社区居民又再一次在王奶奶的住处附近捡到了人民币,民警立即赶往现场。这回,王奶奶终于承认了这件事是她所为(2021年04月19日《钱江晚报》)。
通过民警询问,王奶奶道出了撒钱的原因:因为总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世,家里的钱用不完,于是就想到用这种方式,将钱从家中窗户撒出去,让这些钱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王奶奶想帮助人,这是在做好事。但是可以通过慈善机构有目的地把钱捐出去,用不着这样从窗户撒钱呀!
王奶奶干出这样的“傻事”,实际上反映出目前独居老人心理上的问题。没有家人和社会关注的“失落感”,没有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孤独感”,没有社会帮助的“焦虑感”,使得他们性格病态,行为怪异,做起事来让人不可思议。
王奶奶撒钱,正是这种病态心理的表现。没有子女的陪伴,她感到孤独;认为自己“将不久于世”,心中感到害怕;自己有很多想法却不能实现,感到无助;不被别人注意,好似可有可无,又感到失落。多种因素交织,所以才产生撒钱这种怪异之举。通过撒钱,“刷存在感”,引起家人和社会的关注,何尝不是王奶奶撒钱的初衷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 亿人,占总人口的12.6%。我国的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王奶奶撒钱,我们不能就事论事,将其作为特殊的个案来处理,更不能因此一笑了之。要通过现象分析目前老年人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关爱老年人,不能停留在物质方面,更要注重精神的层面。定期看望老人、陪伴老人,排遣老人的孤独寂寞,应该在家庭、在社会形成共识,形成风气,形成制度。对于王奶奶这样的老人,如果经常有人上门沟通,撒钱的事能够发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