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半拉子水利工程背后的问题-中国讯息网

深挖半拉子水利工程背后的问题

作者:张立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4-18 18:39:22

 近日,《经济半小时》栏目接到了多地群众的反映,一些地方上的农田水利设施,派不上用场,要么是半拉子工程、要么就是摆设。农民着急等着水浇地,而这些国家投入资金修建的水利设施,却成了农民心头最窝火的事情。(4月17日 央视财经) 

  年年修建灌溉设施,但农民却守着这些所谓的智能灌溉设施无井可用、无水可浇。发生在河南省鹿邑县半拉子灌溉设施问题,如同野草般年年发生,当地农民已经对这种中看不中用的水利设施早已麻木。面对群众的询问和质疑,涉事单位相互之间推卸责任一般,已经给半拉子水利工程给出了些许答案。 

  媒体曝光的这些水利设施,都是国家投入上千万元资金的“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这些项目,从中央到省到市县,都有相应配套资金,且金额巨大。但在具体施工建设中,水利工程年年建、年年不能用,国家巨额投入打水漂。村民只得自己拉电发电浇水,不仅危险,还无形中增加了农民浇水的成本,加大了发展农业的困难程度。 

  而另一方面,一些建成的水利灌溉设施,因为新建的水利灌溉设施而被损坏。在为数仅存的水利设施,却因为部分设备已经损坏无法使用,同样让农民无井可用于灌溉。重建设而轻维护,导致部分“完整”的水利灌溉设施也不能用。建设方、监理方、使用方,都应该认真反思在半拉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使用中的责任缺失情况。 

  这些半拉子水利工程,其危害不言自明。村民自己拉线发电浇水,一则可能有漏电等不安全因素,二则加重了灌溉成本,三则另起炉灶式地浇水,也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缺乏监管的水利设施成为只管看、不能用的半拉子工程。接电线的成本很小,是水利工程的“最后一公里”,却在这“最后一公里”上阻挡住了村民利用智能浇水设施的期望。 

  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打了水漂,让国家资金浪费,村民守着惠民工程而望水兴叹,应该严肃追究相关施工单位工程质量责任,应该严肃追究工程监管部门失于监察的责任,应该追究守土失责的地方主要领导责任。 

  “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支撑起的是国家粮食安全。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些半拉子水利工程,有的已经存在十余年之久,对农业的影响不能年复一年地持续下去,对粮食安全的威胁不能再持续下去。造成半拉子工程,有诸多原因,应该一一深挖,不管涉及谁,一个都不应该放过。更应该透过旷日持久的半拉子水利工程,深挖项目管理、监管漏洞,深挖责任漏洞,深挖维护农民权益漏洞,切实杜绝半拉子工程混迹于世、坑农害农的渠道,堵塞一些人在这个过程中中饱私囊的可能。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深挖半拉子水利工程背后的问题”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