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和低碳排放国家,企业须要做得更多。
前进的道路既已铺就,企业就不该视可持续发展为一项义务,而是一种非常现实的需要,因为从长远来看,它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也有利于企业在一个更具气候意识的市场中生存。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新加坡分会主办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于3月27日举行,我们也发起了“净零排放计划”(Kosong Plan)活动,因为现在是思考企业在对抗气候变化方面,可以采取哪些行动的最佳时机。
推动可持续性的理由
企业现在采取明确果断的行动,不仅有助于对抗气候变化,从商业角度看,也是明智之举。
采取可持续的行动可以取得长期的商业成果,如改善现金流,并最终提高利润。例如,通过使用改进的或节能的科技来减少能源消耗,可以减少相关开支。通过将业务整合到循环经济中,将确保有足够的资源进行长期生产,且价格波动能保持最小,有助于增强供应链的韧性。
此外,从长远来看,已经投资并转型为更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企业,也将拥有竞争优势。随着各国政府和大型跨国公司专注于创建更可持续的供应链,它们将对项目的可持续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已经转型的中小企业,在争取这些投标和合同时,将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可持续性也可以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形式。企业采用可持续做法,可以更好地管理可能对企业经营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的环境风险。
企业如何展开可持续征程
对于许多成熟企业而言,全面实现去碳化的商业运营,看似一件艰巨的任务。诚然,不是每家企业都可以轻松重新调整,以实现这一目标的资源或结构。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关键是走出第一步,无论这一步有多小。
配合“地球一小时”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今年推出“净零排放计划”,希望推动各界就气候行动展开对话。这项计划平台概述了企业可以考虑并承诺为减排作出贡献的关键领域,它们包括:
一、负责任的采购:这场大流行促使许多商业领袖重新审视他们的采购做法,而采购注重环保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或经认证的可持续产品,如森林管理认证(Forest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经认证的棕榈油、经海洋管理理事会(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认证的渔业等,是他们应考虑采纳的做法。新加坡公共服务部门在这方面正发挥带头作用,企业也有机会引领先锋,在各自的行业中脱颖而出。
二、减少碳足迹:天然气已为新加坡能源网提供95%的电力,企业可以设定符合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简称SBTi)和《巴黎协定》,并有科学依据的减排目标。企业还可以考虑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在工作场所使用贴上国家环境局能源标签的节能电器,标签以打勾的方式来为电器的能源效率进行分级。
三、修复大自然:修复、保护和管理我们的大自然,有助于建立抵御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这是绿色发展蓝图的核心原则。企业可以通过与世界自然基金会新加坡分会等环境伙伴合作,参与修复大自然的工作,为之作出贡献。
四、选择可持续的商务旅行方式:新加坡正与邻国商讨建立旅游泡泡。虽然商务旅行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但企业应继续利用网络进行非必要会议,或在必须搭乘飞机出国时,寻求以低碳解决方案来抵消。至于新加坡国内的通勤者,建议他们以公共交通取代私家车。
现在就开始减排
世界自然基金会推出的另一项名为“塑料行动”(Plastic ACTion,简称PACT)的计划,也吸引户户送(Deliveroo)、Foodpanda和Grab等22家企业加入,承诺在2030年前减少1200万个一次性塑料垃圾。同样,城市发展、翱兰国际(Olam International)和凯德集团等其他企业,选择参与科学碳目标倡议,它们的减排目标也已获得批准。
这些企业发出了强烈的行动呼吁,并展示了如何共同实现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提高企业应变能力的有意义转变。世界自然基金会新加坡分会希望通过“净零排放计划”,让企业掌握相关知识,以推动它们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采取积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