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一度清明节。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倡导绿色文明祭祀方式,努力实现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绿色文明祭祀的榜样,才能在移风易俗中汇聚强大的社会合力。
要全面提升绿色文明祭祀思想认识。清明祭祖、祭奠英烈,这是每年清明期间的重头戏,尤其是清明祭祖成为了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习俗。然而由于祭祀过程中燃放爆竹或焚烧纸钱所引发的森林火灾等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并且由于集中燃放鞭炮与纸钱,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对此,各级党委政府既要积极倡导绿色文明祭祀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转变观念,通过移风易俗来实现新时代的文明祭祀。同时,也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提升思想认识,从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政治高度去审视绿色文明祭祀,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去宣传倡导新的祭祀风尚。唯有广大党员干部提升了思想认识,在清明祭祀中,在日常生活中强化文明祭祀意识,才能更好地推动移风易俗。
要扎实做好绿色文明祭祀宣传工作。清明祭祖,这是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的风俗习惯,一方面我们要传承这种祭祖习俗,追祭祖先,表达哀思之情,一方面则要与时俱进,要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转变广大人民群众的传统习惯,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再艰难,也要极力倡导,也要广泛宣传。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在工作与生活中强化文明祭祀的宣传活动,要大力提倡网络祭祀、代为祭祀、居家祭祀,引导群众减少实地祭扫活动。要强化政策法规宣传,倡导文明绿色祭祀方式,宣传清明传统文化。要通过各种形式,在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开展宣传活动。
要带头倡导绿色文明祭祀社会风尚。文明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关键要拿出实际行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及相关部门要深化自查自纠,优化服务内容,广泛开展各种公益活动,鼓励清明节期间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思念墙”等免费公益活动,为群众文明低碳祭扫创造便利条件。同时,也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来推进绿色文明祭祀风尚,要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提能力综合施策,强化资金投入和要素保障,加快推进殡葬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殡葬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切实解决一些困扰群众的治丧难事,有力保障“逝有所安”这一基本民生需求。要极力打造网上绿色公众祭祀平台,免费提供网上拜祭等服务。要大力开展殡葬服务进社区试点工作,构建社区殡葬服务保障体系,打通殡葬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