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襄阳,一女子为得“999”车牌号,与公公办理假结婚证。车管所工作人员称,车牌号变更须是夫妻才能办理,原车牌号在女子公公名下,女子便与公公办理假手续。(3月28日《澎湃新闻》)
儿媳与公公办理的“假结婚证”引发广大网友热议。有的称一则车牌背后的“事故”看到了人性现实,为什么车牌号不能由父亲传给儿子,否则也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还有的人说,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这起儿媳与公公办理“假结婚证 ”事件,呈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一个是,呈现出了“道德滑坡”问题。为了自己的利益,儿媳不惜借用公公身份,伪造“假结婚证”,这要是在以往一定会是被人“笑掉大牙”的事儿,而如今在网络上竟然出现了“同情的声音”。有的人就认为是“教条的工作作风”逼出来的,为何“公公的靓号”就不能免费转给“儿媳的汽车”!虽然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人们也不能丢失了基本的公序良俗!说到底这背后需要关注的还有“善恶丑美”观念的养成问题。
一个是,呈现出了“教条作风”问题。正如网友所质疑的那样,为何“公公的靓号”不能免费转给“儿媳的汽车”,为何靓号的变更只能是“夫妻之间”?其实,类似的“教条的公共管理”是不少的,一些不人性化的社会管理制度,或者说存在漏洞的管理制度是需要改改的,比如涉及遗产继承的,涉及子女上学的,涉及公平就业的,涉及公共管理的制度,都应该建立在“以人为本”和“便民服务”的基础之上。
一个是,呈现出了“以假乱真”问题。虽然,“离婚证”是假的,而实际上的效果足以“以假乱真”。这说明一个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假证也与以往有所不同了,“假的”看着像“真的”,很多“假证”之所以能够蒙混过关,就在于 “技术越来越好”了。这需要我们的有关部门关注“以假乱真的假证”现象。
如今的假证办理已经是无所不能,比如,办理的“假毕业证”竟然能在官方网站“查询得到”;比如,办理的“假离婚证”能够躲避各个环节的审查,就曾经看过不少持有“假离婚证”成功办理“真结婚证”的新闻;比如,办理的“假记者证”竟然能进入景区免费旅游。社会上还有很多“假学历证”进入了公务机关的档案柜里。
就像疫情期间的“假核酸证明”竟然和“真的”一模一样。高科技时代,不能再让“以假乱真的假证”危害社会了。大数据时代,需要实现证件管理的高科技对接,要让“电子证件”逐步堵上“纸质证件”的漏洞,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电子储存”,才能让“假证”没有“以假乱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