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饿了么官微针对媒体报道的“跑腿骑手买7道菜仅1道正品”一事做出回应,平台称已联系消费者提供先行赔付,安排专人与消费者沟通后续事宜。针对跑腿骑手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平台已停止该配送员的服务资格,并联动商家向相关部门举报。(3月22日澎湃新闻)
买7道菜仅1道正品,然后骑手“失联”,这事惊呆的不光是顾客本身,就连吃瓜群众也是慌得一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梳理一下事件的梗概。湖北武汉李女士及朋友通过饿了么跑腿点餐“靓靓蒸虾”,可送来的7道菜仅1道系该店出品,经与商家核验确定不是他家商品后向平台投诉骑手,但平台工作人员电话被骑手拉黑,骑手失联。
虽说骑手失联这招自带“灵气”,但还是“落网”了。骑手甘某对此事回应称,江汉路没有这家店,买“1个真菜6个假菜”再附上假水单,是担心超时,差价只有20多元。从这份回应来看,骑手甘某明显对此事不以为然,甚至觉得自己理由充分。言外之意,我只坑你20几块钱,好歹还有一道真菜已经很不错了,我只是为了不超时,不是为了黑钱。这说辞真是把人都气乐了。
骑手固然可气,但不能因气结而忽视那张“假水单”的来历。既然是7道菜中仅1道是正品,那么为何还能有完整的流水单?这张流水单是骑手自己有渠道仿制,还是和商家合伙作案?目前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是商家知情,那么明明顾客下单走完了程序,骑手怎能随意“砍掉”商品信息?如果是骑手自己仿制流水单,那么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就得好好挖一挖。
拔出萝卜带出泥,出了这样的事平台难逃责任。按照以往的“惯例”,一出事平台就拿“跑腿”说事,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的确,代跑腿行业本身是为了生活便利而产生,是对外卖服务的一个补充,但平台外包后层出不穷的问题不能总靠“跟自己无关”来搪塞。骑手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犯事还玩失联,平台却束手无策,充分说明行业的乱象和监管的不力。
面对行业乱象,平台的监管不能总是失灵。骑手管理方面,不能交点押金发身衣服就完事,最基本的资格审核和刚性约束不能缺位,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骑手要有配套的惩治措施。从监督合作商家的角度来说,要规范商家行为,不能任由砍单行为发生,进而滋生“暗箱操作”。另外,还要提升服务质量,让更多的品质商家加入全城配送,让消费者可以直接选择门店消费,以更好地保障消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