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战香港地产党?-中国讯息网

中国内地战香港地产党?

作者:韩咏红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3-19 19:04:22

中国副总理韩正3月上旬在“两会”期间谈香港选制改革时,撂下话说,香港住房问题虽难但“总要有开始解决的时候”,他批评香港对解决住房问题没共识,一有办法立法会就“拉布”阻拦。说话时,韩正面露愠色,对香港人大代表们语带斥责。这段画面在中国官媒里原音播出,显然是官方刻意要发出的信号。

一名北京友人私下对我点评,这是“中国共产党战香港地产党”的前奏。

中国中央政府继去年推出国安法、大逮捕反对派人士,到如今动手修改香港选举制度,下一个议程俨然是施压香港当局安排土地盖房抑房价,改善民生。北京相信,解决住房问题能消减港人反抗情绪,消除社会动荡的根源,起釜底抽薪之效。

一系列信号已然很清楚,从2019年国安法落地后的政治清洗至今,北京布局的是香港政治、经济结构的大重置(reset),之前的动作皆为下来的目标“清场”和铺路;北京的矛头所对准者可不只是泛民人士,更包括地产界大佬等其他既有利益团体,商人被认为不足以依靠,他们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与泛民联通一气,阻挠港府施政对抗中央意志。在新的版图中,新界的传统政治力量——乡议局的话语权也可能减弱。

这系列“组合拳”不止瞄准个人和群体,也重设香港的权力结构,以一举解决1997年回归时留下的治理隐患。当年,中央不敢与不愿撼动香港原有利益格局、包括财阀利益,深怕影响香港繁荣,结果形成主权回归“名至而实不足”,香港行政立法的结构也不合理。

而今,一张张牌的走势越来越清晰:先以国安法重拳打击政治反对力量,拔去他们的群众动员力,再通过改选制一方面压缩泛民人数,一面以扩大特首选委会和立法会来稀释商人的政治势力,一面开路让更多亲北京的人员与政治力量参政,为北京与港府未来的施政议程保驾护航。

新香港人(大陆移居香港的新移民)正是当前一个蓄势待发的群体,他们去年刚成了了紫荆党,这次选制改革相信将为该党直入香港政治舞台,扫除障碍。 倒过来说,如果不是2019年反修例抗争闹得天翻地覆,北京纵有对香港政权失控的警觉,也没有时机去实施这样大的手术;也很难想象“新香港人”能打着这个招牌进入权力圈。

人们似乎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图景:从概念上说,1997年回归以来,香港的一国两制与港人治港,经历了商人治港、公务员治港、落到失控——接近无人治港后,下来的“爱国者治港”,其支撑力量其实是“中央治港”。反对者怒指“中央的手伸进香港”,破坏一国两制;唱和者则认为,这是重塑行政主导体制,提高施政效能。

具体方式是这样的:扩权又扩大至1500人的选委会成为香港权力中枢,既有权选举特首,也将选举“较大比例”的立法会议员,并直接参与提名全部立法会议员候选人。这将扭转过去选委会选特首,特首面对立法会质询,特首本身又没有政党支持,导致施政艰难的政治困境。改制后,特首和立法会、行政和立法的政治基础将更为接近,这有助于减少对立。当然,这更为接近的政治根基,所系之点就是中央支持。

有不具名的观察人士认为,北京这一步改选制,是非常高明的一笔。

它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呢?那就是民主成分和直选比例都大为降低,距离港人认为中央承诺的普选更远了。此外,香港本土政团、建制派的力量也面临被稀释。建制派自反修例风波以来即里外不是人,先是在前年的区议会选举中惨败,最近更被大陆学者警告,中央不要“忠诚的废物”。

诚然,建制派正被许多港人视为既得利益大联盟,滥竽充数者众。但也有人为他们发出不平之声,首先指“废物说”不利团结,他们也质问,多年来建制派是否受到中央足够的尊重与信任,以吸引更多能者加入?

实际上,香港选制改革再次反映了北京领导层对分享权力与民主的深深疑虑,北京有意志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但它不认为民主是“较不坏”的政治制度,是提升民众福祉的必经之路,认为贤人政府才是,因此,民众应专心发展经济与民生,别太操心政治改革。北京正据此重塑香港的风气,其理念与香港近10来年一心追求民主而非民生为主要政治议程的现实相碰撞,加上外部力量的介入,过程免不了颠簸。

共产党战地产党——这是友人的一句戏言。现实中,许多人都渴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局面,但要达到和谐结果,过程中也应尽量团结与重视更多本土力量,不要“独战”地产党才好。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中国内地战香港地产党?”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