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民银行官员盛松成警告说,货币紧缩会造成“巨大”损失-中国讯息网

前人民银行官员盛松成警告说,货币紧缩会造成“巨大”损失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12857628 发布时间:2021-03-17 16:02:57

一位前央行官员警告称,如果中国试图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遏制资产泡沫,它将面临“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这加剧了今年令金融市场动荡的一场辩论。

中国人民银行(PBoC)前统计与分析部门主任盛松成(音)表示,加强市场监管,将比旨在减少金融资产投机的政策紧缩措施更好。

投资者正密切关注中国央行今年将收紧流动性的迹象。今年1月,中国央行一名高级官员呼吁收紧货币政策,以抑制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从而助长了市场抛售。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负责人、中国共产党最高官员郭树清本月就全球泡沫风险发出警告,投资者将此解读为未来加息的信号。

盛的评论与这些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在书面答复彭博新闻社的提问时说:“收紧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地防止资产泡沫,但会击破泡沫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位前央行行长指出,中国各城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控制房地产价格上涨--从提高存款利率到限制购房者到一套住房--这些政策可能被用来遏制金融市场投机。

更多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官员提出新法律,以更好地控制金融风险

目前担任上海中欧国际商学院(CEI)教授的盛表示,货币政策不应在短期内收紧,部分原因是中国的投资和消费增长率尚未完全从这一流行病中恢复过来。

强势货币

他说,由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仍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恢复经济增长,中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将导致大量投机性资金流入,进而推高人民币汇率,削弱出口企业的竞争力,还可能导致进口通胀和资产泡沫。

为了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北京方面一直在发出信号,称中国将逐步放松对资本外流的控制。中国外汇管理局上月表示,正在考虑允许居民投资海外证券,而中国人民银行上周表示,将允许特定公司更容易地进行外汇交易。

盛表示,中国政府应该放松对并购等对外业务投资的限制,以创造更多资金外流,并“鼓励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投资于先进技术、资源和能源。”由于对资本外逃的担忧,中国在2016年对海外投资实行了严格限制,导致海外交易的年度价值暴跌。

去杠杆化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已将稳定中国经济债务总额相对于其规模(即宏观杠杆比率)列为今年的目标之一。但盛表示,银行官员在设定政策利率时,不应设定这一比例。

他表示:“宏观杠杆率不是货币政策的合理目标”,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杠杆率将“自然”下降。

“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从结构上去杠杆化,”盛说。“在股票债务结构中,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占很大比例,损害了中国经济的效率,”他补充说,并主张进一步取消政府对有流动性问题的国有企业纾困的担保。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前人民银行官员盛松成警告说,货币紧缩会造成“巨大”损失”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