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攻占”教辅?滥用流量明星只会招人烦-中国讯息网

肖战“攻占”教辅?滥用流量明星只会招人烦

作者:孟伟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3-11 22:35:59

 近日,网络上有博主发布文章称,试卷和教辅上出现大量流量明星,涉及语文、英语、政治等多个学科。红星新闻记者询问多位网友,他们表示自己曾在教辅中看到过流量明星,并认为将明星音译化名或将非经典名著的电视剧直接放到教辅中不太妥当。(3月11日澎湃新闻) 

  试问当下教辅到底有多野?且看肖战有多忙就知道了。“假如你是王红,肖战是你最喜欢的一名演员,请根据提示写英语短文来描述他。”“这次考试我没考好,都是因为《陈情令》太好看了。”“小羡学习不好且调皮捣蛋,小战学习很好,表现很乖。”“假如你是肖战,钟南山爷爷是你新交的朋友,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封信介绍你的情况。”……夸张点说,肖战已经“攻占”了教辅界。 

  虽说教辅不是教材,但其受众依然广泛,如此“植入”流量明星太败好感。以新闻中曝光的中公教育为例,在教师资格证资料里有关于肖战和《陈情令》的题,而且出现在专用教材中无论哪个学科的考生都要考的基础科目。此外,中公几万元的公务员省考内部课的讲义里同样提到了一些明星,有的隐晦一点只是“夹带私货”,有的则是直接把某明星单独列出来。很难相信,这不是在渗透追星思想。 

  不是说流量明星入题不可以,而是不能让教育沦为“生意经”。还记得,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就曾把翟天临和大S等明星囊括其中,翟天临学术造假、“饭圈文化”等热点事件成为申论材料大题,让其独树一帜。然而,如果引用流量明星没有必要性,只是明显地贴上去或者有商业意图,那就不再是紧跟时事热点的寓教于乐,而是赤裸裸的饭圈应援或者植入商业广告,这就很违和了。 

  其实流量明星进教辅,还涉及教育创新这个范畴。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所说,“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在世外桃源里生活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学生的学习和社会上某些潮流有一定相关性也是正常的。”我们提倡教育创新,但创新不等同于乱创新。就好比去年初杭州走红的那张“段子”试卷,41道题50多个段子,卷子是活泼了,可考试的严肃性没了。同理,流量明星也不能滥用,过度商业化只会招人烦。 

  教育创新考验的是出题者的智慧,流量明星进教辅考问的则是商业人的良知。老师们在出题的时候不要“夹带私货”,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对于命题使用流量明星,我们不宜直接横加指责,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乐见“肖战”们出现在题目里。相关部门不能投鼠忌器,对教辅也要严格把关,切不可让一些机构利用这个机会做商业的软广告。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肖战“攻占”教辅?滥用流量明星只会招人烦”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