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历史看,中美两国在2021年刺激计划上出现分歧-中国讯息网

从2008年历史看,中美两国在2021年刺激计划上出现分歧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12755670 发布时间:2021-03-09 08:54:44

在冠状病毒衰退之后,美国和中国正在推行不同的经济政策,这与上一次世界经济从冲击中复苏时的角色发生了逆转。

每年一度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ationalPeople‘sCongress)正在采取的一个举措是,制定保守的增长目标,收紧财政赤字目标,并限制货币政策。这与华盛顿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华盛顿,美国总统乔·拜登(JoeBiden)在获得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的最终批准后,正准备推出第二个重大财政方案。

日益扩大的政策分歧正给汇率带来压力,并有可能重塑全球资本流动。这部分源于2007-09年危机的不同政策教训。

美国经济复苏缓慢而不稳定,这让关键的民主党人得出结论,认为刺激计划必须“大刀阔斧”,才能保持活力。美联储(Fed)主席鲍威尔(JeromePowell)上周表示,货币政策的寓意是:“不要退缩”和“在完成任务之前不要停下来”。

中国领导人有不同的看法。当时信贷增长的大规模释放导致了未使用的基础设施、鬼城、过剩的工业产能和过多的债务。尽管快速控制疫情意味着中国经济在2020年不需要那么多帮助,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他的团队现在正在卷土重来,重新关注加强科技行业和遏制债务风险的长期举措。

PGIM固定收益公司(PGIM)全球经济研究主管、美国前国际事务副部长内森·莱克斯(Nathan Shees)表示:“每个人都从上一次事件中吸取了教训,因此,这是一种交换头寸的方式。”雷克斯表示,目前的政策组合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中位预测显示,到今年年底,香港股市将从周一下午的6.5238美元走强至1美元兑6.38美元。

就在年度立法会议开幕前几天,中国金融监管机构之一郭树清在一次简报会上强调,必须继续解决金融体系内的高杠杆问题。郭广昌指出,人们担心房地产价格上涨,担心海外资金涌入,以利用中国提供的资产溢价。他还表示,今年中国的贷款利率可能会上升。

尽管美国国债收益率最近大幅上升,但10年期利率仍不到中国的一半,中国央行已宣布放弃西方式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在香港表示:“与包括美联储在内的许多同行不同,中国央行一直在部分调整政策,以防止资产价格过度上涨。”面对货币升值风险,中国将希望“适时退出美联储的超宽松立场”。

这不太可能很快到来。鲍威尔在过去两周的三次露面中明确表示,美联储将把政策利率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直到经济复苏,届时大多数失业的美国人才能重新就业。他也没有给出任何迹象表明,随着拜登的财政刺激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启动,资产购买规模将逐渐缩减。

随着中国对资本流入的争夺,美国很可能通过不断扩大的经常账户赤字向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的美元,因为其增长加速,拜登的刺激措施和美联储的宽松立场为其提供了额外的动力。

国际金融研究所(InstituteofInternationalFinance)首席经济学家罗宾·布鲁克斯(RobinBrooks)表示,“美国出现了政权崩溃,”拜登的巨额救助法案和计划中的长期后续行动。他说,随着今年经济增长超过6%,考虑到国内生产的限制,更广泛的经常项目赤字将成为“压力阀”。

布鲁克斯预计,今年的赤字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这将是自2002-08年期间出现大幅短缺以来的最高水平,当时美元的广义衡量指标下跌了27%。

阅读更多:美元越来越被高估为赤字宽度,IIF说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Morgan Stanley Asia)前董事长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表示:“随着我们的财政支持进入未知领域,它给我们的预算赤字--以及通过推断我们的国内储蓄率、经常账户和贸易赤字--带来了巨大压力,其后果主要落在人民币身上。”

中国对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Yellen)发出的“大手笔”信息的不情愿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在推出了4万亿元(当时为5860亿美元)的财政一揽子计划,以及2008年危机后更广泛的信贷空前激增之后,北京已经在2012年之前表示不会再这么做了。

对全面刺激计划保持缄默,后来变成了一种协调一致的努力,以抑制杠杆作用。“人民日报”2016年5月的一篇头版论文--共产党的喉舌--抨击过度负债是“原罪”,在金融和房地产市场散布风险。这篇匿名文章--据说是习最高经济顾问刘河副总理写的--称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是一种“幻想”。

因此,随着中国成功地运用严厉的限制措施来遏制冠状病毒,北京正回归其大流行前的重点建设国内技术能力和控制债务风险,这一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从大流行复苏转向更正常条件下的经济管理。考虑到新冠肺炎引发的动荡,中国放弃了2020年的年度增长目标,中国领导层设定了今年GDP增长超过6%的目标--这是保守的,因为这远远低于经济学家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

与此同时,美国GDP的快速增长也将提振中国的前景。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比一年前大流行时期增长了87%以上,超过了中国总体增长61%的速度。美国火车头已重回正轨。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从2008年历史看,中美两国在2021年刺激计划上出现分歧”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