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不能只有“普通版”没有“老人版”-中国讯息网

手机APP不能只有“普通版”没有“老人版”

作者:郭元鹏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3-05 16:54:20

 对于手机软件的适老化改进需求,记者调研发现,接近8成受访老人希望手机软件针对老人使用习惯进行功能优化或推出老人专用版本,降低使用门槛。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仅有5款APP软件推出了适老化版本,其中手机百度推出了老人专用APP“百度大字版”,滴滴打车推出了老人专用的“滴滴老人版”打车小程序等,其他APP的“适老化”改造停滞不前。(3月4日《南方都市报》) 

  如今是一个信息时代,然而“数字鸿沟”面前,老人依然“步履蹒跚”。这次全国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拿出了化解“数字鸿沟”的建议和议案。聚焦“数字鸿沟”符合当下“老龄时代”现实需要。而其中一个最大的“数字鸿沟”则是手机APP的问题,很多手机APP没有“老人版”。对于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国家有关部门早就发话,要求精细化服务,进行“适老化”改造,然而相应的手机APP并不多。因此,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需要进一步关注。 

  手机APP不能只有“普通版”没有“老人版”。如何改造呢!笔者认为,应该依据老人的使用习惯和老人的欠缺点进行改造。 

  其一,字体放大。岁数大了,眼睛就不好了,对于阅读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手机APP上的字体太小了,老人在阅读和使用的时候十分困难,即便是戴上老花镜也十分不便。对于“满足老人需求”,一些老年报刊就做得比较好,老人报刊的字体都选择了“适合老人的大字号”。手机APP也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应该将手机APP的字体设计成“适合老人阅读的字体”,要么直接“放大字体”,要么设计成可以“扩大字体”的功能。百度的手机APP就推出了“百度大字版”供老年人下载使用。这很符合老人的需求。 

  其二,简化功能。很多手机APP,之所以出现了“为难老人”的现象,就在于界面设计,栏目设置,图片安排,比较复杂,功能太多,以至于让老人使用起来“稀里糊涂”。对于老人而言,功能繁多的手机APP反而是多此一举的,因为很多功能老人并不需要。笔者以为,手机APP在“适老化”改造的时候,需要从老人的实际出发,将“老人不需要的功能”删除,实现简化功能,让手机APP更适合老人使用。老人需要的不是“功能繁多的APP”而是”简约模式的APP”。 

  其三,减少广告。如今的手机APP植入了太多的广告,这些广告惊扰了老人使用手机APP的热情。而且很多广告信息都是老人“根本不需要的”。因此,在手机APP“适老化”改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APP“老人版”上减少广告的植入,让老人更乐意使用手机APP。 

  目前,滴滴出行,建设银行,支付宝都推出了“关怀版”APP,这样的关怀是需要的。希望手机APP“老人版”的推出能够快些再快些,让老人面对手机APP不再无所适从。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手机APP不能只有“普通版”没有“老人版””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