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政变的前因后果-中国讯息网

缅甸政变的前因后果

作者:林锡星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2-13 12:15:58

缅甸民主化进程始于“缅甸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SLORC)政府后期,即“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时期。

缅甸政府民主转型是自上而下的。1988年,缅甸军队在国家经历数月政局动荡后接管国家政权,同时废除了原有宪法。1993年,军政府开始召集国民大会,启动制宪进程。2003年8月30日,缅甸总理Khin Nyunt(与翁山淑枝的关系很好,是西方认可的改革派)提出“七步走民主路线图”,意要带领缅甸迈向民主,实现民族和解。第一步:恢复自1996年就被军政权束之高阁的制宪国民大会;第二步:大会召开后,采取必要程式,建立真正、有纪律性的民主国家;第三步:草拟新宪法;第四步:公民表决以通过新宪法;第五步:举行自由与公正的人民议会(Pyithu Hluttaw)选举;第六步:召开人民议会;第七步:由人民议会议员组成政府和其它中央机构的轴心,并推选出国家领袖,共同创造一个先进、发展和民主的国家。2003年8月,军政府宣布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进民主进程的七点民主路线图计划,2004年恢复中断八年的制宪国民大会。2007年,制宪国民大会完成使命。2008年,全民公决通过《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即如今的宪法。

变革的动力来自将军们内心长期的焦虑。在经过失败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军队权贵资本主义后,当局越发意识到曾经富甲一方的国家在他们手里已经远远落在了邻国后面。

真正改革的是在“巩发党”(USDP)登盛总统(原是军内第4号人物)的领导下推进的。他参与了完成七步走民主路线图的最后阶段。2010年6月2日,军方1993年成立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在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以“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简称“巩发党”USDP)注册为政党。因为登盛是“巩发党”主席,所以理所当然当选总统。

2010年军转民的“巩发党”获得胜利,在它执政的登盛政府五年任内期,业绩可钦可点:民主化有进展;工作效率高;经济发展快,尤其是登盛总统牺牲了中国的投资利益,叫停“密松水电项目”,取得美国的欢心,换来欧巴马访缅。欧巴马政府声称,不费一枪一炮,就让缅甸实现民主,并把缅甸作为东南亚国家实现民主转型的典范。缅美关系热了一阵。

2020年选举,巩发党满以为,人们会对业绩进行比较,把选票投给自己,赢得体面的选票。从去年年初开始,巩发党(USDP)主席就不厌其烦地告诉人们:“巩发党(USDP)的领导圈里人才济济且德高望重,人们投票时要认人,不要只认党。”但还是输给了翁山淑枝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

Tatmadaw历来都标榜自己是国家的捍卫者和宪法的守护者,既然把权力让出去,就可以把它收回来。但这次政变与前几次政变不同,多少带有敏昂莱(Min Aung Hlaing)的个人私欲。敏昂莱的任期经延期五年后今年4月已经届满,眼看角色转换的路被堵了。

巩发党(USDP)主席早在去年初就告诫:“如果这次再赢不了,那以后就别再指望会赢了。”这回果然输得很惨,这意味着军方以及军方背景的巩发党在今后再通过选举夺回政权的希望将会越来越渺茫,军方走议会斗争的道路失败了,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

敏昂莱(Min Aung Hlaing)早在去年6月23日访问俄罗斯在接受Arguments and Facts记者采访时说,他要当比现在更高的职位。他告诉记者说:“将根据2020年选举结果和人民的愿望决定自己要继续干什么。” 他接着说:“我要根据人民的愿望继续干”。

前昔卜镇区人民议会议员U Ye Htut发表评论说:“凭军方在议会占有25%的议席,只要敏昂莱(Min Aung Hlaing)有意愿,随便就可以当个副总统,但他似乎梦寐以求更高的总统宝座。”他接着说:“他肯定是在盼着更高的总统职位。”

军方接管政权后,让更多的少数族裔加入国家行政管理委员会;让一些2011—2015年巩发党登盛政府期间的部长、副部长重新回来工作。

军方今后的工作应该会着力于团结尽多的党派和族裔力量,削弱民盟的力量,制定有利于自己的选举法框架和程式。只要能成立联合政府,就是军方的胜利。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缅甸政变的前因后果”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