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小麦须手割防污染”,到底谁形式主义了?-中国讯息网

问责“小麦须手割防污染”,到底谁形式主义了?

作者:萧仲文 阅读量:9126389 发布时间:2019-06-09 10:41:48

        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对驻马店市上蔡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阻止农户机收小麦不作为、乱作为问题通报称,上述做法与中央要求、环境保护初衷背道而驰,是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自欺欺人的行为,将加大督察,发现类似问题严肃查处、严厉问责。

  不巧的是,对“小麦须手割防污染”事件的深入调查发现,涉事村民刘某种麦的耕地,于1996年被征收并完成补偿,村民系擅自占用已征收地块种麦,属于违法行为。执法部门依法干预违法行为,要求刘某手割小麦不要影响附近环保监测设备的数据,其实算得上是“温和执法”。但是,问责大棒前,还是被扣上了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等帽子,到底谁形式主义了? 

  事件并不复杂,最初话题围绕执法行为失当展开,但是经历一番臆测揣摩发酵后,被成功道德绑架并扣上“为了工作业绩,横行霸道要求农民手割小麦”的帽子,上级通报称不作为、乱作为,是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自欺欺人,督促严厉问责。如此,复杂的问题就来了,涉事人刘某违法占地种麦的行为,在舆论鼓噪、问责执法下,成为有理有据的存在,执法将面临两难境地,日后工作如何开展? 

  本案暴露诸多问题。一是部分媒体片面报道,带着主观感受说新闻,错误引导了公众情绪。二是空气质量监测是环保考核的手段,若非为了环保考核数据好不被问责,不会出现要求手割小麦防污染的行为,以此类推,对基层考核“唯数据论”是否该审视检讨?三是舆情扩散后,上级有关部门本应该深入查清事实再论处,但屈服于舆论,动辄挥舞问责大棒的做法与事实有出入,督导问效是否简单粗暴? 

  “小麦须手割防污染”折射社会治理乱象。简单粗浅的“唯数据论”考核导致基层工作变味跑调,动辄严厉追责问责引起形式主义、懒政惰政屡禁不止,个别媒体揭露问题的节奏带路、片面之词,有时让问题陷得更复杂。所以,要理解基层工作的不易,容错机制不仅要挂在嘴巴上,而且还要落实在行动上。舆论、媒体、监管对曝露问题的审视要多些包容,查验要以事实过程为导向,否则,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将无法避免。

责任编辑:XW139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问责“小麦须手割防污染”,到底谁形式主义了?”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