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颜色想改就改,防控岂能如此儿戏-中国讯息网

健康码颜色想改就改,防控岂能如此儿戏

作者:南都评论 阅读量:6671375 发布时间:2021-02-05 12:30:45

2月3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多名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反映,自己的健康码被社区强制“由绿改黄”,黄码上写着居家隔离。鸡冠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回应称,无相关政策要求改码。鸡冠区政府及多个社区承认曾执行过改码措施,但已进行调整,目前低风险地区返乡者不用被改码。

当地社区楼长就能更改健康码颜色的操作令人震惊,毕竟,此前对于健康码的理解一直处在技术逻辑的支撑下:根据个人行程信息自动生成相关颜色。但是,鸡西市的案例却展现了健康码居然可以在社区“管理需要”的理由下由绿转黄,然后对被转为黄码者实施居家隔离。

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重要健康监测手段,健康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个人是否健康的外在符号,并由此引申出根据健康码颜色对持码个人实行限制人身自由等相关防疫措施。对于社会治理方来说,尤其要明白的是,这种仅凭一个手机软件的信息,公众就自愿承诺放弃某些人身或财产权利积极配合的防疫模式建立起来有多么不易,它不是理所当然的,信任是这一模式能够维持的根本。试想这样一个场面:公众对健康码的信任崩坏,一旦要求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工作人员和公众之间总是会发生争执甚至需要国家强制力介入,防疫效率大大降低,警力资源严重浪费,常态化疫情防控势必从理解配合的简单模式变成质疑回避的困难模式。 

健康码不能也不应该被随意更改。在后台动一动手指更改的虽然是健康码颜色,影响的却是其背后鲜活个体真正的生活,他们有感情,有心理需要,有社会性。此前,也是鸡西市,一男子持绿码带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从低风险地区回到老家,却被社区隔离了7天,事后街道办工作人员上门道歉,自称政策理解不到位,男子拒绝接受道歉并称:“我7天没跟人说话了,我7天就吃方便面了,你看我这些垃圾堆满了都没人扔!离开!走!我不欢迎你!”可见,封条贴起来很容易,但人心里的封条却很难因为事后的一声道歉而撕下来,在私自调整健康码颜色上同理,若一味“硬核”防控,不顾实际,只会给整个社会留下心理疾病。

事实上,某些地区根据所谓的“管理需要”擅自调整公众健康码在逻辑上很有问题。原因是在某一地区的特殊需要之前,国家已经有了统一的管理需要和评判标准,比如,哪些地区符合哪些条件才算低风险区,核酸检测哪些指标符合要求才能被判定为阴性,否定这些标准而自定特殊要求有何法律和科学依据?这岂不是否定了一直以来其他地区为防控疫情做出的努力和医学上的标准?因为,这一“管理需要”的前提假设便是,低风险地区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不可信,所以需要更为严格。如此,防疫变得只有一个标准:越严越好,健康码也就可以随之任意调整了。

鸡西虽然在事后调整了改码做法,但根本问题在于健康码何以如此轻易地就由社区工作人员实施变更,此举消解了统一的防疫标准,作为国家防疫的重要手段,健康码的变更应当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和程序,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或许我们应该问问:为何中央反复批评“层层加码、一刀切”是懒政,而某些地方“层层加码、一刀切”的热情却始终不见降温。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健康码颜色想改就改,防控岂能如此儿戏”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