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盲盒”消费不可盲目-中国讯息网

“万物皆可盲盒”消费不可盲目

作者:苑广阔 阅读量:12236500 发布时间:2021-02-02 12:21:23

 有的商家通过与明星、综艺节目、网红主播等合作,不停地“刷存在感”;有的商家打造“系列”概念,并设置一个最难获得的 “隐藏款”等进行饥饿营销;还有的商家用“三无”产品糊弄消费者甚至将盲盒作为“清库存”的工具……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一些商家过度搞盲盒营销噱头误导消费者盲目消费。(2月1日《工人日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盲盒经济”突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而被放进盲盒进行贩卖的商品,也从一开始的玩具,变得五花八门,从美妆、文具、图书到衣服、鞋子,可以说应有尽有。更有甚者,近期还出现了宠物活体盲盒,也就是把一些小狗、小猫、乌龟、鹦鹉等等,放进盲盒供消费者购买。 

  作为一种新的网络营销模式,同时又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眼相加,“盲盒经济”的出现似乎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很多购买过盲盒的消费者,却吐槽者多,点赞者少。原因就在于伴随着“盲盒经济”火爆背后的种种乱象,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商家过度营销、涉嫌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售后服务差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商家设置一个最难获得的 “隐藏款”等进行饥饿营销,刺激未成年消费者反复购买,更是备受质疑和诟病。 

  “盲盒经济”之所以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就在于它本身带有一种“赌”的意味,而这正好契合了很多网友花较少的钱,买到较贵重物品的心理。先不说把购物当成了一种“赌博”本身就是不正常的,而且少花钱,买好物的心态,也是非理性,不成熟的。尤其是,盲盒中放置什么物品,超出价格本身的贵重物品的比例是多少,完全由商家一方说了算,消费者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盲盒经济”成了“暗箱操作”,对于消费者是有失公平公正的,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购买盲盒以后都觉得“亏本”“划不来”的原因。 

  实际上,很多商家已经将盲盒当作了“清库存”的工具;还有商家甚至用假劣、“三无”产品糊弄消费者。但是即便遭遇了货不对板,价高质劣的情况,多数消费者也只好自认倒霉,因为消费者自己也明白,这本身就有“赌一把”的意味在里面,最后只能愿赌服输,而这恰恰是商家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既然“盲盒经济”是一种带有创新意味的销售模式,那么各路商家就要切实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商品质量信息真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万不可将“盲盒式销售”当成了规避法律规定,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工具。作为消费者,则要认清风险,理性消费,既戒除贪图便宜的心理,同时也远离“赌博式购物”。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万物皆可盲盒”消费不可盲目”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