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巨头拼多多近来负面新闻缠身,在新闻评论中,网友纷纷揭露互联网公司的畸形加班文化和冷血管理手段,有的讲述自身经历,有的援引劳动法规,还有人呼吁民众抵制其产品和服务。
其中一类留言格外醒目,令人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打倒万恶资本家!”“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斗争!”“流着泪怀念毛主席。”“中国现在姓资还是姓社?”
在笔者记忆里,上次听到这类话语,还是从表舅的口中。表舅早年在中国国企当工人,后来改制时下了岗,一把年纪只能打零工谋生。他家客厅常年摆着一尊石膏毛泽东像。在表舅眼里,曾经的计划经济时代是一段平等美好的岁月,而现在的中国社会,用他的话说:“人心坏了。”
表舅恐怕想不到,多年后,网上竟出现一批年轻的“知音”。他们多受过高等教育,从事白领工作,活跃于知乎、B站、微博,不少人的读书标签填写着《毛选》《资本论》等著作。如果说,我的表舅属于没有赶上市场经济高速列车、被时代抛下的一类人,现在这群年轻人,就是在贫富高度分化、阶层业已固化的时期,面对劳资矛盾、生活压力,将理想寄托在那个未曾亲历过的时代的群体。
若干年前,富士康“十连跳”也曾引起过舆论关注。但彼时的公司白领,对这些制造业工人的遭遇,虽有同情,却无切身感受。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自己与他们并非同类。那个时期,知识改变命运、个人奋斗改变阶层,依然是普遍认知,马云等企业家成为广大青年的偶像。
然而多年过去,风向已变。曾经的励志企业家成了嗜血资本家,人生导师沦到人人喊打,带有毛时代色彩的话语,也开始在“打工人”中传播。
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行业本质看,这些年正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狂飙突进的岁月,其中并无多少伟大的技术创新,而是由模式与体量决定一切,对外疯狂扩张市场、对内疯狂压榨员工,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决定了“狼性”的生存法则,资本的冷酷无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劳动者的被剥削感异常强烈。
从意识形态看,中国的政治宣传对毛时代多加褒扬,少有贬抑。当下一些年轻人,由于无法享受到改革开放早期那样的时代红利,面对劳资矛盾、贫富差距,又不熟悉别的社会科学思想工具,于是便将毛时代浪漫化,重拾革命话语。至于反右、大饥荒、文革等部分,或知之甚少,或按官方说法,视其为“探索性失误”甚至必要的代价。
从舆论环境上看,中国官方近期对阿里巴巴等采取措施,引发“消灭资本”的猜想。拼多多之类事件中,资方表现出的强势与冷酷加剧了矛盾,助推舆论向更激烈的方向转变。
若要说这种思潮能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恐怕也不至于。且不说网络发声与有组织的实际行动之间有多远距离,也不论不同年龄和学历的左派之间,能否产生共鸣与呼应,中国的体制早就决定了,在政府、资本、社会三者中,政府牢牢掌握一切,既不会坐视资本无限坐大,也不会轻易被民意裹挟走向另一端,就像棋手始终维持着局面平衡。只不过,在高速发展和合理分配都不容易做到的时代,这盘棋以后恐怕也是越来越难下了。
写完这篇文章,再打开知乎网站,拼多多事件下的留言仍不断增加,其中一则回复只两句话,引用的正是毛诗:“今日呼唤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