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游戏相当不错,视觉效果跟大片儿似的!”您也许经常听到有人这样夸奖某款游戏,其实,现在很多游戏的幕后确实活跃着一批电影特效人,刚刚过去的2020年,跳槽到游戏行业成为他们人生的重大选择。(《北京青年报》1月17日)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优质人才紧缺的条件下,游戏公司的人力资源大佬将触手伸向了影视行业,特别是特效制作等高端人才,用两倍的薪水吸引他们。的确,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重金悬赏之下,跨界跳槽并不少见。可事实上,站在电影从业者角度,投身游戏行业却并非仅仅“向钱看”。
根据《2020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0 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 2786.87 亿元,同比增长 20.71%。销售增长意味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发展空间的扩大,电影从业者投身游戏行业大有可为。同时,去年年初疫情爆发 ,影视娱乐行业备受冲击。在疫情风险还未完全消弭的情况下,跨界转行亦是生存所需。
纵观近年来新推出的高分游戏,恰到好处的特效手法,总能为游戏故事增加十足亮点。玩家仿佛置身于游戏世界当中,成为电影主角,掌握“电影进程”,获取在单线叙述中难以获得的文化体验。电影特效人为游戏行业带来的除了特效技术,还有制作理念。面向未来,随着沉浸式游戏模式的推广,VR等技术的流行,电影特效人在游戏行业创造的文化价值也会更多。
过去,可能在许多人眼中,电影与游戏相比,前者属“阳春白雪”,后者属“下里巴人”,电影的艺术气息、文化气息似乎更浓一些。可在互联网时代,电子游戏在文化界中所创造的价值已不容小窥,被称为“第九艺术”并不为过。电子游戏不单为了“好玩”而存在,它也能传播思想。在电影人才跨界涌入的当下,电子游戏的艺术内涵势必将更加丰满,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更深邃的精神享受。
电影特效人投身游戏行业的背后,是电子游戏迅速崛起及游戏艺术蓬勃发展。我们当用更开放和平等地眼光看待电子游戏,不必用刻板的贬低的思维轻视游戏制作人才。可以相信,随着各界优秀人才的跨界涌入,电子游戏文化将为教育、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等领域的发展,产生更强烈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