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市小学生迎来寒假。这个假期,学生们的生活依然以“居家”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趣”。听长辈讲述红色故事,和爸妈互写一封家书,用自己的视角拍摄视频日记,监督全家践行“光盘行动”……形式多样的寒假“菜单”为他们开启了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北京日报》1月16日)
今年的寒假与去年的寒假不同。相较于“魔幻2020”的焦虑、和紧张,2021年的寒假因建党100周年的特殊时节与总体向好的疫情态势,得以释放出更多的教育张力。用趣味横生的寒假作业点亮青少年们的居家生活,既有助于孩子们充分利用好假期,也有利于抗疫大局。
很多家长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校寒假多与春节长假碰撞,带孩子出门旅游或展开户外活动是不少家庭的“度假习惯”。然而,疫情防控不容马虎,“避免远行”当成为人人自觉。用丰富多彩的寒假作用,满足孩子们看世界的学习需求,将孩子和家长们留在家中,能有效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小朋友也不例外。去年寒假,一些中小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即是,要求孩子们以习作、手抄报、书画、短视频等形式,推普防疫知识,取得了不少教育实效,今年同样可以沿袭和拓展。请孩子们充当监督员、小老师,在家庭和小区当中宣传防疫常识,鼓励居民佩戴口罩,对孩子是一种教育,对抗疫也是一种支援。
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将寒假作业作为释放抗疫精神的载体,通过有趣的寒假作业吸引孩子们投入精力,引导孩子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抗疫,感受抗疫,持续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对他们的成长进一步来说有益无害。
如何布置好中小学生寒假作业,相信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也是一份“特殊的作业”。期待教育工作者们能进一步开拓思维,在关注疫情防控上发力,用趣味寒假作用,为孩子们留下一个值得长年回味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