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顺势鼓励大家把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也纳入常年议程,就会起到因势利导的积极效果。
去年11月,公司多年来首次安排提供集团医疗保险的机构,来公司食堂免费为员工注射流感疫苗。人事部的电邮一发出来,一天内就报名满额,手脚慢的人只好等下一次。
在最近的一些有关冠病疫苗的采访中,我发现无论是部长级人物,或是医学专家,都会自然提到他们刚接种了流感疫苗。在这些洞察风险管理的人眼中,只要是能够消除的风险就应当主动消除,接种疫苗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前还能随性旅游时,年底出国前注射流感疫苗,是一些人每年都会做的事;但实际上,对一般公众来说,本地的流感疫苗注射率还是偏低,一方面是身处热带国家,人们可能对于北半球冬季流感盛行这件事“不太感冒”。
根据最新公布的2019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本地有17.4%的成年人(18岁到74岁)说,他们在过去12个月接种过流感疫苗,比2017年的13.1%稍有改善。然而,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65岁至74岁年长者仅10.3%,比2017年的11.9%还要低;而且这当中,华人接种的比率要比马来同胞少一些。
因感染肺炎球菌所引发的各类病症,是夺走年长者性命的常见原因。但调查报告却指出,年长者要么不知道有疫苗这回事,要么就是不记得。
免费以及提高接种的方便程度,是专家普遍认为可以提高疫苗接种率的两大法门。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研究)古阿烈副教授(Alex Cook)最近就谈到,流感疫苗能以低成本拯救生命,却还这么少人注射,是很糟糕的。
“在我们学院,我们这些年就在院内让员工注射疫苗,而不是让员工到诊所去,因此取得很好的接种率,可见便利性是很重要的。”
平素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在疫情之年却显得格外重要。眼下让16岁以上、符合健康条件的人注射冠病疫苗是首要任务,但冠病疫苗是否就能一劳永逸,也还是个大大的未知数。
在这以外,如果能顺势鼓励大家把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也纳入常年议程,就会起到因势利导的积极效果。
目前,只有儿童疫苗悉数免费,包括流感疫苗,另外,白喉(diphtheria)和传染率惊人的麻疹还是强制性的。至于2017年才正式推出的全国成人免疫计划(National Adult Immunisation Schedule),当中七种疫苗针对11种病症,包括流感和肺炎,但这些疫苗要收费,价格要看是哪一种人群。
比如,建国一代可以获得最多津贴,每一剂疫苗只须支付9元到16元;立国一代和社保援助计划(CHAS)卡持有者,每一剂是18元到31元;其他成年人的收费最高是35元到63元。
这些费用可以使用保健储蓄,而且从去年11月起,成年国人到CHAS诊所注射成人免疫计划下的疫苗,也可以获得津贴,不必只去综合诊疗所,方便程度提高很多。
卫生部尤其鼓励某些人群接种流感疫苗:65岁以上,有糖尿病、哮喘和心脏病等慢性病,以及接受中长期护理者。有各种心、肺、肾、肝等慢性病的成年人,也应当注射肺炎球菌疫苗。这些人群,跟鼓励接受冠病疫苗的人群,有一定的重叠;也就是说,适合接种冠病疫苗人群,也有好些适合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和冠病虽然不是由同样的病毒引起,但流感由来已久,人们对于流感疫苗的接受程度本来就比较高。因此,不如趁现在进一步降低流感疫苗的收费,甚至针对特定人群免费,并设立一个每年不用就会到期的使用期限。
这就像人们平时不爱看牙医,但到了年底眼看雇主所提供的牙医津贴就要到期,很多人就会赶在期限之前看牙医一样,相信会“刺激”很多人去接种,大大提高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