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20)》显示,目前,我国性别比最为失调的年龄段为10~14岁、15~19岁,性别比分别为119.10、118.39。往前推算,这些现在10~19岁的孩子,正好出生于2000-2010年之间。这同时意味着,等到这波10~19岁的孩子未来步入适婚年龄,将有约120万男性“落单”。(1月15日广州日报大洋网)
实际上,不只是10~19岁的孩子以后可能会“落单”,其他年龄段也同样有类似情况。在人口性别结构方面,我国性别比已严重失衡。1982年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离103-107的正常水平,1990年超过110,2000年接近118,之后一度超过120,目前仍在110左右。00后男性比女性多近1300万,90后男性比女性多近900万。预计到2040年,30岁及以上未婚男性将超4000万。有关专家预测,“此前积累的问题可能会在不久后发生。婚姻挤压、性交易、性犯罪等诸多社会问题可能加剧。”
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是重男轻女思想观念惹的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由于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中国男多女少的情况一直存在。很多家庭都希望生育一个男孩,以继承香火,传宗接代。有的地方如果一个家庭没有男孩就被人看不起,甚至会被别人家欺负。因此,很多家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那怕再穷,也要生一个男孩。在国家放开“二孩”政策后,一些原先只有女孩的家庭,更急着要养一个男孩,从而使男女比例失调越来越严重。
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还有一个原因是胎儿检测技术的提高。小型化、现代化的超声波检测技术,能够在女性怀孕14周到16周时检测出是男孩还是女孩。虽然国家明确进行胎儿鉴定是违法行为,一些家庭还是想尽各种办法找人进行鉴定。再加上做胎儿鉴定是医护人员与孕妇之间的事情,很难让人抓到违法的证据,因而一些医护人员在收受好处后,不顾法律、法规,不顾由此带来的后果,帮人做胎儿鉴定。从而使生男生女变成了一些家庭的自由选择,出现男女失衡也就不奇怪了,最近几年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预计到2040年,我国30岁及以上未婚男性将超4000万。这已经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一些文化低、收入低的贫困阶层的未婚男青年,可能更难找到对象。由于这些男性找不到对象,可能会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重大隐患,不仅会刺激并加剧落后地区天价彩礼、拐卖妇女、买卖婚姻、性犯罪现象的发生,而且男性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女性将更难就业。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对生育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真正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扭转重男轻女的观念。另外,要严格依法执行《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要持续不断地开展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从而使男女比例失衡的状况尽快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