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式聊天”让聊天慢一点,不美吗?-中国讯息网

“留言式聊天”让聊天慢一点,不美吗?

作者:严奇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1-15 21:47:52

 “如果对方长久不回信息,或超出以往回复的时间间隔,我们就容易产生对方‘已读不回’的判断,进而陷入‘不确定’的处境......”1月15日,《中国青年报》以“你能接受‘留言式聊天’吗”为题发布一文,提出:无论是发出消息的一方,还是沉默的一方,都应该尽量减少“留言式聊天”的出现,避免把这个习惯当成理所当然。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我和你搭话,你爱理不理”的确易被归属于“失礼行为”。在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大行其道的当下,“留言式聊天”在许多人的网络社交活动中并不少见。也有不少网友吐槽男友或女友的“留言式聊天”。然而反过来看,“留言式聊天”并非不可取,如何聊天还是当“因人而异”。 

  社交网络聊天毕竟是一类不完全的信息交互方式,我们既无法直接得知对方是否忙碌,是否遇到什么突发情况,也无法判断是不是因为自身问题,致使对方不回复。在没有确定原因之前,没必要用最大的“担忧”或“恶意”,将对方的不回复归结为“失礼”。殊不知,投入的期待越多,双方交流的压力越大,这样的聊天不累吗? 

  诚然,在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手机通信的渠道越来越宽、越来越快。从早期的手机短信,到语音信息,再到视频对话、在线直播,我们开始习惯于在网上“拍一拍”对方,要求立即回复。然而,社交网络终归不是面对面交流的咖啡厅,传递的不是“对话”而是“信件”,应当给予对方足够的思考与等待的时间。 

  其实,我们厌烦的不是“留言式聊天”,而是对方“爱理不理”或者“敷衍了事”,将我们聊天中投入的情感弃之如敝履。试想,每当我们热情澎湃地发出长篇大论,对方仅仅回复“嗯嗯”两字,不是同样伤人吗?如果回复慢一点,却能用心思考聊天内容,将关心灌注到文字或语音中,想必也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木心《从前慢》中的一段词曾流行于网络:“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快节奏的网络社会,我们更喜欢慢节奏的情感交流。习惯“留言式聊天”,让聊天中情感沉淀下来,为思考对方的话语,精心编写信息留下时间的空白,不失为一类美好的交流形式。与其执着于无止尽的回复,不如畅想下一次聊天。“一期一会”的禅意也蕴含于此。 

  聊天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既希望让自己舒服,也要让对方舒服。如果对方关心自己且有时间回复,自当立即反馈。如果不关心或没有时间,也不必强求。对于慢节奏的人,用慢节奏的聊天方式;对快节奏的人,用快节奏的聊天方式;对于不关心自己的人,就不必执着了。需不需要减少“留言式聊天”,关键还是看人。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留言式聊天”让聊天慢一点,不美吗?”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