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各种评比、表彰、汇报、总结、检查扎堆而来,这是盘点年度工作、查摆问题的主要方式,也是涉及年终考核排名的重要手段,历来备受各级单位重视。因为重视,这也可能给形式主义滋生带来机会。因此,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打起精神,谨防形式主义“反弹回潮”。
日前,有媒体发文称,一些地方基层工作人员在网上大倒苦水,称各类年终考核扎堆不说,还都以检查资料为主,为了补材料而造材料,沦为“加班狗”,心塞又无奈……而更让人忧虑是,极少数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表现。比如,借“调研、座谈、观摩”之名行检查之实,有的换“马甲”,督查检查组改叫“调研组”,不发文改以电话通知进行;有的脱“外罩”,红头文件改“白头”,行事更方便、要求更随意;有的改“名字”,考核变排名、排名变通报。
形式主义,让年终考核走形变味。年终考核本可以对干部当年的工作情况、成效进行一次综合考评,但由于考核的项目过多过细、考核主体过多过滥、考核方式不够科学,这不但没有考准干部的实绩,而且还有走形变味的可能。比如,有些考核不看实际工作成效,只看迎检资料,以资料多寡、“痕迹”是否明显来定绩效、排座次。于是基层干部只好放弃休息时间,找资料、补台账、挖空心思编数字,加班加点熬更守夜。这样的年终考核,很难反映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真实情况。
年终岁末,当谨防形式主义“反弹回潮”。形式主义表现在下面,但是根子在上头。要防止形式主义在年终岁末“反弹回潮”。各级党组织就一方面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刀刃向内,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要仔细地审视自己的工作,要按照“减负清单”要求,逐项对照,看是否做到了。做到了要坚持,没有做到就要立说立改。此外,纪检监察部门在年终岁末,也要多一些走出去,走下去,深入基层单位,开展卓有成效的明察暗访活动,看有没有防形式主义“反弹回潮”情况,如有,要态度坚决地亮剑。
年终岁末是基层的“繁忙季”,也是形式主义高发季,各级党组织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一定要严防死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在岁末年终“反弹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