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与端午配上了对,因此,备考大军中流传着“高考吃粽,一定高中”的助考“宝典”。各超市也在上演“高考吃粽,一定高中”的广告宣传。端午,好端端一个民族传统节日,居然被如此这般地糟践,怎不让人思考?
关于端午节,众所周知,这是纪念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实际上,关于端午节还另有三种传说,一是源于纪念忠良的爱国志士伍子胥,二是源于纪念为思父亲溺于江中而投江的十四岁少女曹娥,三是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最终以屈原的出现为准。但无论哪一种传说,体现的都是忠孝爱国的民族传统精神。端午节的演变,根本上是一个文化形成的过程,“家国情怀”成为其核心的精神内涵。因此,过好端午节需在传承传统文化、激发民众爱国意识、民族精神,以及传承、护佑、学习英雄精神上多作思考,过出现代意义。
一是传承英雄精神。一提起端午,人们就会想到屈原,一提到屈原,人们又会想起他《离骚》《天问》《九章·怀沙》等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及其中一些豪迈诗句。端午节所以千年不衰,最终成为国家法定为节日,只因其文化的不断深厚。屈原所以流芳千古,只因其有着忠贞的爱国精神。其实,正是有着像屈原一样执着追求真理、不惜流血牺牲的无数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中华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5000年华夏文明不断流。因此,过好端午节,我们更当认识和传承英雄的精神,矢志忠诚爱国。
二是护佑英雄的精神。屈原因为忧国忧民,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演变,见证着古代人们对英雄的惜爱。英雄,是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必须得到尊敬。但在今天,社会文明进步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一些人却淡忘了历史和英雄的牺牲付出,有的甚至肆意玷污英雄。纪念屈原,勿忘英雄,热爱和捍卫英雄,正是今天我们应该从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中得到的启迪。
三是学习英雄的精神。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时,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在我国诸多传统节日当中,也唯端午节是以人为纪念的节日,并注入了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民众自古就有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纪念是为了记忆、学习和传承,所以,端午节我们更该过出浓浓的“文化味”,在对优秀文化历史和英雄精神的学习中,大义担当,奋斗追梦。屈原一生忧国忧民,坚持理想、百折不挠,追求真理、宁死不屈,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最是今天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学习的。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饱含着中国智慧,弘扬着中国精神,传播着中国价值,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理当科学地认识它,过出现代意义,以传统文化的力量和英雄的精神,激励我们新时代为中华复兴而奋斗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