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当全国1031万考生奋力赶考时。十年寒窗苦读,十年磨得一剑,只为今天奋力一搏,用笔与墨写下青春的美丽一刻,写就辉煌灿烂未来。而今年高考,正是新中国成立70年之时,下一个70年又将开始,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本世纪中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眼前走上考场的一代青年,正是中流砥柱,让人无不寄以希望。
然而,高考与其说是对学子们十年苦读的一次大检验,倒不如说是对全社会的一场文明大考。考场外,绝对不会比考场上轻松。但这场大考究竟如何?重在“三个考”。
一是考政府管理。1031万的高考大军,能否井然有序地完成考试,能否都在一个安静、舒逸、安全和公平的环境中考试,工作千头万绪,就在“管理”二字。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教育、宣传、公安等部门都高度重视,从通畅考路、考区去噪和考试安全等多方面,在考前已进行了大量工作。关键是,参与高考的政府相关机关部门,管理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落实落实再落实。只有当1031万考生全部欣然搁下考笔,只有新一年大学学子们顺利走进高校之时,“管理”这一考才算完结,才能评定其是否优秀。
二是考文明素质。高考对1031万考生考的是知识,对全社会来说考的则是文明素质。那些借“高考经济”揩考生及考生家长油水者,那些利用各种手段干扰高考、破坏高考公平者,还有以迷信、新媒体炒作忽悠考生和大众者,俨然是大考中素质最低劣者,势必受到道德谴责,或法律惩处。当然这是一个方面,再一方面是更多单位、施工企业和社会人员,必须人人心中有高考,人人为高考“开绿灯”,做文明助考者,自觉服从高考期间的社会管理要求,莫因自我不拘小节,如开车在考区鸣喇叭等,给考生造成干扰。做文明市民,便是这一考的答案,也是对考生的关爱。
三是考社会服务。高考于社会来说,从来都是服务。除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服务,必须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还有一种社会志愿服务,特别值得尊敬的是,每年各地都有一大批出租车“爱心送考”者,他们不惜牺牲自我利益,成为高考日里一道绚丽的中国风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者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民族美德。为考生提供方便的服务很多,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如为让路,做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小事中却充满满满的正能量。高考时间,真正成为一场社会文明服务的大展演。
高考,属于1031万考生的青春梦想,也是对社会文明的一场大考,举国关注高考,人人关爱高考,长此以来,已形成了一种中国“高考精神”,伴随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文明发展与进步,寄托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我们期待着,每一次高考,都是一次完美的社会大考,在高考中激发青春的梦想,在高考中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在高考中凝聚团结拼搏的时代精神,共同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