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刷夜”透支大学生健康-中国讯息网

谨防“刷夜”透支大学生健康

作者:丁家发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12-23 22:19:12

 12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21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在北京举行。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令人堪忧。大学生作息不规律、“刷夜”现象普遍,睡眠不足问题突出,重点大学和高年级学生熬夜现象更加严重。(12月22日中国新闻网) 

  2019年调查数据显示,只有8.9%的大学生在10点之前入睡。83.6%的大学生都是在晚上11点之后才上床睡觉,近一半(49.3%)的大学生在晚上11点至12点之间睡觉,34.3%的大学生都是在晚上12点以后才上床入睡。“刷夜”似乎成了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不可小觑,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大学生长期熬夜“透支”自己的健康。 

  大学生“刷夜”现象如今已成为一种常态。有大学生因学习或工作任务而不得不晚睡——“被迫式熬夜”,也有大学生因形成晚睡习惯无法较早入睡——“习惯性熬夜”,更有虽然没什么重要的事情,而且知道熬夜的危害性,但依然坚持晚睡的“报复性熬夜”。部分大学生表示,“白天是工作,晚上才是生活”,白天的时间是为了学习、工作,晚上才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在夜晚能够得到心理补偿,因此会选择晚睡。调查显示,越是名校的大学生越能熬夜。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而“刷夜”,经常熬夜,显然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 

  黑眼圈、精神疲倦都只是熬夜引发的表面症状。从医学角度看,长期熬夜更可怕的危害是身体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功能失调表现在肾脏上就会产生肾炎,表现在皮肤上则是红斑狼疮,表现在关节上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免疫能力降低,使人体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都会找上门来。从生活和学习角度看,熬夜会使人没有精神、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健忘以及头晕、头痛等,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将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的质量。可以说,“刷夜”现象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引起教育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不能让“刷夜”刷垮了年轻一代。 

  熬不熬夜,大学生当然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教育等有关部门及学校也不能对“刷夜”现象坐视不管,一方面,要做好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经常熬夜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对集中住宿的学生加强日常管理,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并严格执行和监督,逐步培养大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在课余时间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大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变得充实起来,避免他们空虚无聊在夜间聚众打牌、上网打游戏等,从而形成“刷夜”不良习惯,长期熬夜“透支”自己的健康。 

  此外,大学生也要增强自控能力,即便是学习功课,也要合理利用时间,尽量少熬夜,不要最终学习成绩没有提高多少,身体却长期熬夜熬垮了,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谨防“刷夜”透支大学生健康”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