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特稿:不能只有同情心-中国讯息网

新加坡特稿:不能只有同情心

作者:吴俊刚 阅读量:7048518 发布时间:2020-12-23 17:06:00

2019冠状病毒疾病正在世界各地一波又一波地重复暴发,连先前抗疫相对成功的香港、韩国、日本等都无法幸免,更别说那些本来就轻忽大意的欧美国家;一些邻国疫情也相继告急。对于要在这个月28日进入解封第三阶段的新加坡来说,这可不是好事,尽管一款疫苗已获批准紧急使用并运达本地。

我国境内,已有好一阵子没有社区感染的病例。但上周末,卫生部突然报告一则坏消息,说曾在新加坡乌节文华酒店遵守居家通知的13人先后确诊感染冠病,卫生部怀疑他们在本地受感染。这10人来自不同国家,体内病毒的全基因组排序却非常相似,显示可能感染自同一源头。

接着又发现有三名酒店员工感染。如果追查结果证实感染源是一样的,那就是说防疫工作很难做到滴水不漏,反之,很容易出现百密一疏,因此容不得半点轻忽。接下来仍须如履薄冰,步步为营。

世界冠病疫情的走向实在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即使有了疫苗,也没有人知道往后会出现什么新的状况。现在,只有不确定才是常态。新加坡-香港的“航空泡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本来说好要在11月22日正式启动,孰料转眼间香港疫情突变,相关计划也随之夭折,真是一场欢喜一场空,也显见要战胜病毒是何其难。

尽管如此,不少人似乎还是开始松懈。或许,即将进入解封第三阶段的消息让人会错了意,以为稍微再放松管制就是可以让所有人都更加自由的活动,包括住在宿舍的客工群体。这是个很大的群体,大约30万人。大家都知道,过去近一年来,九成的确诊病例是客工,疫情最严重的是客工宿舍。最高峰时情况之严重和凶险,一般人难以想象。实际上,政府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动员一些军警人员,才把宿舍疫情控制下来的。

严厉的阻断措施影响每一个人,客工宿舍的管制也超常严厉,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那曾是疫情最糟糕的地方,前车之覆,后车可鉴。所幸客工大多数年轻力壮,很多人虽然染病但或没有症状,或病情不重,否则我们的医院可能早已不堪负荷。严格管制也阻断了宿舍疫情向社区传播。客工群体的行动自由受到长时间限制自然很难受,但这是控制疫情的必须。若不是这样,今天社区感染就不可能清零。应该强调的是,所有客工都得到政府的免费医疗照顾,这在世界其他地方是罕见的。

今天我国的疫情基本受控,是举国经过近一年的奋战的结果,所有人都做出了牺牲。看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疫情一再反复或恶化,我们必须有一定的警觉,这会是一场持久战。我们目前取得的“胜利”,只是一次战斗的胜利,不是整个抗疫战争的胜利。

所以,一些非政府组织此时此刻出头为客工请命,要政府放宽对他们的活动限制,甚至批评政府不公平对待客工,虽然他们的同情心可嘉,但却很不合时宜。一些西方媒体也拿这个课题大作文章,引述这些组织的说法批判我国政府,则不免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之嫌。

当新加坡的疫情基本受控之际,它们不去关心英美等国急剧恶化的疫情,反倒拿我国的外劳说事,确实叫人莫名其妙。要说,英美两国疫情那么糟糕,已经自顾不暇,还有什么资格在冠病疫情课题上,对别人指手画脚和说三道四。

不过,这些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纽约时报》在内的西方媒体,会看上这个课题并大事报道,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本地一些社运人士的相关言论作为佐料。12月17日的《纽约时报》就引述一名新加坡社运人士的话说:“基本上,他们(客工)就像囚犯一样,(从宿舍)被载出去工作,然后又载回去。”

BBC也引述同一社运人士的话说:“这些客工已经被关了八个月,根本没理由把他们当囚犯看待。”他也指称,目前许多客工因为染病后已痊愈,看来已有了某种免疫力,他们其实比其他人口更安全,因此,根本没有理由继续限制他们的行动。《纽约时报》也引述一名不愿具名的孟加拉客工的话说:“现在一切已经正常了,但我们还是不能出去。”“必须给工人自由。”

英美两大媒体不约而同引述同一名新加坡社运人士所要突出的一点,就是指新加坡把客工当囚犯,虽然政府宣布即将进入解封第三阶段,允许公民有更多活动自由,但客工却被排除在外。表面上看来是在为客工打抱不平,充满正义感,实际上却正如总理公署部长兼人力部和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日前的面簿贴文所指出的,是见树不见林。

为什么这么说呢?陈诗龙提到好几点。其一,进入解封第三阶段并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恢复正常;其二,现在还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其三,冠病疫情仍有可能在客工宿舍出现;超过一半住在宿舍的客工未曾感染冠病病毒,仍然面对染病风险。他说,我国采取史无前例的步骤,检测所有住在宿舍的客工后,对宿舍内的冠病感染率有很好的了解。虽然有47%客工曾受感染,但仍有一半没有,他们仍是容易受感染的一群。

另一个事实是,当局早已着手改善客工宿舍的拥挤情况,这包括兴建新型的、卫生和通风设备更好的宿舍,从今年10月起已有客工陆续搬入这些新宿舍。现有宿舍则同步进行必要的改装,已符合新的标准要求。此外,政府也宣布,将为所有客工免费注射冠病疫苗。简单说,客工这个大群体的福利和权益是受到妥善照顾的。

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客工肩负了许多新加坡人所不愿从事的粗重工作,把这支劳动队伍一举抽掉,建筑业、造修船业等高度仰赖外劳的行业,马上会陷入瘫痪状态。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因此,我们才会想到为客工建宿舍,疫情暴发后也才会倾全力抢救,而不是像其他地方,不是赶紧把外劳遣送回国,就是任其自生自灭。

国人对客工有同情心,许多民间团体和义工投身促进客工福利的工作,显示我们是个有爱心的社会,这是好事。但单单有同情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能顾全大局。一些社运人士单从同情立场出发,甚至说客工在新加坡有如囚犯,则未免失之偏颇;可以说是见树不见林,也可以说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新加坡特稿:不能只有同情心”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