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周召开,指出明年经济发展路向,其中首次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话音未落,有关部门迅即响起对网络平台的第一枪,处罚三家未依规定申报并购行为的企业,各罚款50万元人民币。反垄断执法今后即使“大开杀戒”,也是为了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迟来的执法还是很有必要的,但将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放在同一个句子,政策目标不明确,况且何为有序扩张也未见解释,若不澄清会引起猜疑,不利于私营企业的投资意欲。
通讯科技近年发展一日千里,成就各种网络平台开发创新产品,得益于中国市场庞大,网络平台的业务,无论在科技含量与服务水平,已经领先世界,人工智能科技蓄势待发,加以有效运用,更将会成为水银泻地般“无孔不入”。然而,网络平台业务衍生的问题,诸如个人信息保护,有关法律仍在审议当中,垄断市场导致资金不够丰厚的企业难以进入市场,网络平台企业达到支配市场的情况,也没得到有效监管。
中国的《反垄断法》早在2008年已经通过,但执法机关的行动只闻楼梯响,特別对网络平台的经营手段,迹近无王管。2010年最轰动的一宗案件,也是由两间企业互相指控,闹得沸沸腾腾,最后告上法庭,由法院宣判并不具备市场支配行为而不了了之。与此同时,中国最大的三数家网络巨头,并购小企业的行动无日无之,一些行业只有两家企业在竞争,对加盟平台的小微企业开出排他性条款,只能就两个平台“二选其一”,这些条款是否存在市场支配,亦未见政府发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本月11日召开,会议公告提到一句话,“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市场监督局随即行动,14日宣布,经调查后发现,阿里巴巴投资在2014至17年间三次逐步收购一间企业,腾讯系阅文集团2018年收购一间企业,丰巢网络今年收购一间企业,均没有按例申报,各罚款50万元。虽然只是指控法例的最低要求,而且只是“象征式”罚款,毕竟是开创了执法先例,虽然惩罚都是有法可依,却令人质疑,缘何一直放任自流,政治局会议一句话就“翻旧帐”,究竟执法是政治决定还是其他考虑。
无论出于何种考虑,政府依法施政,保护了市场公平竞争,最后得益的是广大的消费者,虽然迟来,也总比有法不依强,而且中央政府发出的信号,对地方政府有指引作用,南京市政府也立即发出警告,指某网络平台经营的社区团购存在垄断成分,将会影响街市等实体店被排挤,以及不熟悉网络购物的百姓最后可能会陷入民生困境。
反垄断执法合情合理,无可置疑。然而,将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放在一起,实际操作则令人难以理解。即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有关政策引伸,指出“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也只是在反垄断方面阐释,没有提到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具体指引。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的同一段落中,也强调“支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意思是澄清这个崭新的政策并非针对民营企业,但享有合法垄断某些资源的是国企,而提出反垄断的指向是民营企业,那么,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指的就是民营企业无疑。
中国的民营企业,从改革开放开始,都是在改革的大前提下,以打破墨守成规成长,既然是打破成规,就是无序,因为旧的秩序桎梏发展。而今要重新建立秩序,也无不可,在依法施政的大前提下,即使通过严格执行法律来建立新的秩序,也是应有之义,将无序变有序,是通过法律来订定的。这样的话,强化的是反垄断政策与执行,从而建立新的秩序,这跟资本扩张就没有必然关系。
民营企业家过去在无序中成长,实际上是在政府改革旧秩序与建立新秩序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以及在新旧政策的夹缝中闯出一条血路,政府要建立新秩序,依法施政,民营企业家只有遵从別无异议,如果政府的政策并非针对民营企业家,又何须在中央文件中提出防止资本扩张呢?
民营企业家在庞大的市场中有利可图,当然会积极投资,但如果他们猜疑中央政策最终是对他们不利的,他们会走向其他市场,不但带走资金,也带走经营管理经验,于国于民都不是好事。
民营企业家确实有不守法的行为,也有为富不仁的行径。对于不守法的,严格执法;对于富起来却不履行良好企业公民责任的企业家,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义,而今在中央文件中将执法与防止资本扩张放在一起的含混不清说法,中央政府有必要解释清楚,否则,所引起误解的后果是难以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