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恢复且读点唐诗-中国讯息网

疫后恢复且读点唐诗

作者:严孟达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11-29 12:01:38

五年多前引发新加坡李总理唐诗雅兴的那棵“病树”也许不在了,但在目前的危机时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佳句的寓意尤其贴切。

近日,朋友转发来一则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在面簿上的双语贴文,附上一棵老树照片,华文的段落写得颇有文采,这里忍不住全文转述如下: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上星期在贝雅士蓄水池上段就拍下了这棵成年老树,辉煌的晚霞凸显出了这棵树,不过再仔细一看,老树经常被雷打雨披(应作劈),伤痕累累,树皮都爆裂了,白蚂蚁也乘虚而入,在树干上留下了脚印,这一幕令我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下次再来,老树可能不在了,不过,希望能看到新的树苗。

我放大截图,看到照片注明日期是2015年1月30日,原来是五年多前的旧贴,猜想它引起朋友的兴趣,缘起于那两句唐诗的英译,朋友认为新加坡总理的翻译比起其他版本更为准确:

“Thousands of junks sail past the sunken boat by the shore, millions of trees spring forth from the dying tree.”

不知道新加坡总理这则双语贴文,当时曾否引发他广大粉丝的兴趣,现在读来却还是新意犹在。总理在当时的情景下,想起刘禹锡的诗句,想必是那首诗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

跟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等大咖相比,刘禹锡虽然盛名有所不及,但他一篇仅有81字的超短篇文章《陋室铭》(收入《古文观止》),文字隽永,寓意深刻,是最令新加坡老一代华校生终身难忘的课文。

《新唐书·刘禹锡传》对他的生平事迹有详尽描述,突出了他过人的才华、高尚的人格,以及他对兴学办校的高瞻远瞩。

在唐宪宗时期,刘禹锡感叹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在举办孔庙祭拜仪式,劳民伤财,钱没有用在教育上,学校严重不足,连教师的薪酬都发不出,便向宰相直言,这肯定并非孔子所愿意看到的。可惜他的热心没有得到积极回应,以当时的标准来说,他的教育观点是超前的。

刘禹锡与白居易同生于772年,彼此久仰大名,两人到了晚年才有机会相识,并成为了铁杆兄弟,经常以诗词唱和。白称刘为“诗豪”,还谦称自己“不量力”,竟敢以诗文与他“力斗”。

李总理所引刘禹锡诗句,正是刘白二人初识,席上刘以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应白居易为他的遭遇抱不平的诗作。

且说同样是宪宗时期,另一位大文豪韩愈则对朝廷隆重迎佛骨(舍利子)入京供奉三天,引发整个长安城沸腾的事情很不满。朝廷花费巨资求佛保佑搞活动,民间也因此“老少奔波,弃其业次”,百姓没心做工,只顾凑热闹。韩愈实在看不下去,因此写了一篇《论佛骨表》,借古论今,大胆批评一国之君“事佛求福”,没有得到福,反而得祸。

他冒犯龙颜的下场是,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潮州。贬谪路上,韩愈为赶至蓝关送他一程的侄孙,写下了一首七律中的精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云“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自嘲的语气中傲气不减,这就是唐诗的魅力。

刘禹锡和韩愈两个硬骨头,针砭时弊,一个反祭孔,一个反迎佛骨,都是“不识好歹”的文人,但刘的下场则比较幸运。

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有姓名可考者达2200多人,唐诗岂止是三百首、三千首、三万首?诗人之间酬赠唱和,分享彼此对人对事对景的感受,诗歌让他们抒发郁闷或豪情。短短几行诗句,往往表达出个人的人生观和哲学观,余音千古回荡不息。

如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般的励志佳句,在唐诗宝库中俯拾皆是。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大楼内挂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成为了新加坡建屋政策的座右铭。

疫后恢复,从个人到领导层都可以在浩瀚唐诗中,吸收到积极面对困境,永不言败,闪烁古今的精神。

所以说,疫后恢复且读点唐诗。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又是谁的诗?还是刘禹锡(《浪淘沙之八》)。

五年多前引发新加坡李总理唐诗雅兴的那棵“病树”也许不在了,但在目前的危机时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佳句的寓意尤其贴切。

根据贸工部11月23日公布的经济调查报告,随着解封第二阶段经济活动逐渐恢复,以及冠病疫情受到控制,我国经济萎缩幅度从第二季的13.3%,缩小至第三季的5.8%,强过之前的预估,也明显提振了政府的士气,展望明年取得4%到6%的增长。尽管近日来几个国家纷纷传出成功开发疫苗的佳音,全球疫情还有很大变数,我们的乐观还须以谨慎为上。

危机迟早总会过去,就看我们如何调整心态,保存士气。

今天,唐诗还在给总理带来经国济世的启发吗?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疫后恢复且读点唐诗”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