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特稿:壮马待命,勿忘老骥伏枥-中国讯息网

新加坡特稿:壮马待命,勿忘老骥伏枥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12728057 发布时间:2020-11-22 13:48:18

《论语》泰伯篇中,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得意门生子思则回应说:“君子思不出其位。”这对师生之间的对白很有意思。

老师有老师考虑大局的高度,学生有学生看问题的角度。老师认为,一个人隐退之后不在位上,则考虑问题就必须周详,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学生看问题的角度是,顾好自己的饭碗,做好份内的事就行。

师生的看法有互补之处,详细揣摩之,老师的话有劝人凡事衡量利弊,谋定而动的智慧;学生则显得眼界有限,难成大器。

揆诸今日场景,2500年前古人在课堂上的一场脑力激荡,仍有现实意义,有其参考价值,其中没有绝对的对或错。

不少人从政坛上退下来后,放下过去的功过得失,过着“莫论国是”的生活。年轻一代有年轻一代的想法和做法,老人家说多了还可能被人看成“倚老卖老”。

新加坡的治国效率是经验、胆识和眼光的综合。智慧与经验是上一代留给后人的政治遗产,德高望重的领导人在告老还乡后都销声匿迹,也可能是国家的损失。

近日阅读第二代资深领导人贾古玛教授(历任外交、内政与律政、劳工、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副总理和国务资政)的第二本回忆录“Governing—A Singapore Perspective”(《治国——新加坡的视角》),其中有关李光耀家族纠纷的篇章,读之感慨唏嘘。

2017年6月14日,总理李显龙的弟妹李显扬和李玮玲发表措辞强烈的联合声明,表示对李总理作为兄长以及作为一国领袖失去信心,把原本围绕着李光耀故居去留问题的家庭争议上升到政治台面。这枚震撼弹震撼了国人,更震撼了整个政治领导层,因为它损害了总理的个人威信、新加坡的国家声誉和领导层的公信力。

这是新加坡建国以来从未遭遇过的政治危机,领导班子不能以静待动。于是当年的国务资政吴作栋和张志贤、尚穆根等几位部长,请出已经退休几年的贾古玛,他们几人两天后(2017年6月16日)在吴资政的办公室内聚首,商议如何在李家争议中作调解人。之后的事情演变,证明这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任务。

贾古玛当时表示,只有在三兄妹的同意下,他才会答应扮演鲁仲连的角色,最终他还是有心无力。

当时,李总理给贾古玛的印象是,他对弟妹的反目并没有怀着怨恨,只是感到悲伤。

贾古玛和吴作栋两人尽了心尽了力,徒劳无功。李显扬在2019年加入陈清木新成立的政党以后,不再掩饰把家庭纠纷搞成政治斗争的企图心。事后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结果证明,在政治上,李总理的领导地位并没有动摇,尽管反对党想利用李家纠纷打击执政党。

贾古玛引述分析家的看法认为,在2020年大选中,陈清木的前进党团队在西海岸集选区有突出表现,取得48%选票,主要是由于陈清木过去曾在人民行动党旗下,在该选区内当过长期议员,而不是由于李显扬因素。对此,读者可以感受到贾古玛的欣慰之情。

周五(11月20日),三司特别庭裁定,李显扬夫人,有37年律师执业经验的林学芬违反专业操守,“为李光耀准备遗嘱时草率行事,一心只想达成丈夫所要的结果,仓促完成遗嘱的执行,罔顾李光耀的利益。”林学芬的律师职业资格因此被吊销15个月。李家纠纷拖沓多年后的最新发展,让整个事件的是非曲直进一步明朗化。

贾古玛在该书第一个篇章,用不少笔墨回忆他与李光耀共事的大小事迹,表达出他对建国总理的敬佩之情,甚至在他的妻子病危末期,他也向李光耀学习,每天在妻子病榻旁为她读书读报。所以,李家纠纷对他而言,肯定是一件难过的事。

李显龙总理近日在人民行动党干部大会上强调,政治领导层的更新是他的优先考量,但他必须先带领国人渡过疫情和经济衰退的难关,才把“一个完好的新加坡交给下一代领导”。总理之言,乍听之下只是立场的重申,但也似乎话中有话。

在11月19日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总裁对话会上,李总理通过视讯访问说,即使冠病疫苗明年初面世,跨境旅游也不可能全面恢复,待大部分人口完成疫苗接种,估计也要到2022年。新加坡领导层换班时间表,可能因此增添变数。

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在面簿中以“渡河途中不可换马”的典故,回应李总理在行动党干部大会上的发言。1864年,美国在南北战争中选举总统,林肯以“渡河中最好不要改骑另一匹马”的比喻争取连任。

新加坡第二任总理的警惕之言,也许代表着引退的老一代领袖对危机中换班的深切忧虑。

集中全力应付冠病危机已是当前的政治主旋律,吴作栋、贾古玛“不在其位”,更可以站在一个高度上纵观大局。在新书中,贾古玛对新一代领导人应对疫情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建国以来,新加坡走过1997年和2008年的两次金融危机,以及2003年的沙斯疫情,每一代领导班子都累积了丰富的危机处理经验。

目前社区感染已控制在零病例水平上,仅是给国人一个略微喘息的机会。河的另一半,水下可能暗藏更多礁石。

吴作栋说:“对我们来说,我们得齐心协力,安全上岸,并有壮硕的新马匹在旁等待。”

壮马待命,勿忘老骥伏枥。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新加坡特稿:壮马待命,勿忘老骥伏枥”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