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督查检查过频过滥“涛声依旧”-中国讯息网

莫让督查检查过频过滥“涛声依旧”

作者:安子州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11-19 22:54:05

 一家单位一年要迎接多少项检查?近日,东部某省一街道粗略统计,2019年共有工业、文教卫、城建等14条线79项。而西部一乡镇干部则反映,平均1周至少有1次上级督查检查,“甚至出现一项督查检查还未应付完,后面的督查检查已在工作计划中。” 

  必要的督查检查,是落实责任、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其本身是没有错的。但督查检查“一拨接着一拨,前脚走后脚又来了”,导致基层干部经常加班加点填表造册、计划总结,想干事却抽不开身、迈不出腿。据统计,一年之内,有的县要接受300多次督查检查,有的企业迎检要写上千份材料,有的基层干部有200多天忙于应对检查考核,“乡上的两个锅炉,各级部门就查了10多次”。 

  虽然中办2020年4月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就“进一步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而一些地方也制定了相应制度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放在一边置若罔闻、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形同虚设,致使督查检查过频过滥“涛声依旧”。 

  止住督查检查过频过滥问题,关键是一个“控”字,先得把数量规模控制住、压下来。各地要对所有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做到严格控制人员、精简项目、优化流程、压实时间、突出实绩,特别是涉及多部门的,要尽量合并开展,提高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文明城市创建与城乡环境整治放在一起督查考核,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监督检查与复工复产、三大攻坚战、基本民生保障同步推进”,不搞部门“单打独斗”,防止重复扎堆,确保“瘦身”真正实现。 

  止住督查检查过频过滥问题,还要以提高督查检查质量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比如,创建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平台收集扶贫报表;建立“新冠肺炎监测溯源系统”,依托大数据平台对接整合医院、公安、通信、交通等部门数据......善于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督查效率和质量,探索运用“互联网+督查”,让数据多“跑腿”,让干部群众少“跑路”,就能让他们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更好为群众办实事。 

  基层是治理体系的“底盘”,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从上级机关做起。只有下大气力统筹规范督查检查工作,给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干部“上保险”,才能让奋战在改革发展一线的基层工作者能安心、有信心、干劲足。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莫让督查检查过频过滥“涛声依旧””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