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掉网络直播带货的“泡沫”-中国讯息网

挤掉网络直播带货的“泡沫”

作者:张立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11-15 20:27:21

 “双11”刚过,许多电商平台与网络直播的头部主播纷纷晒出亮眼数据。几千万、上亿元的成交金额,使得直播卖货成了风口中的风口。不过,有媒体揭露,李雪琴在一场粉丝量达311万的直播中,300万的互动实际上是通过刷单公司营造出来的虚假繁荣,网络直播并非看上去那么美。(11月14日 澎湃新闻) 

  网络直播带货的风头正盛,但另一方面,坊间有言,网络直播带货的数据造假问题也并非空穴来风。李雪琴311万直播观众中,只有不到11万的真实观众,这个观众只有“零头”的真实存在,是网络主播的自嗨还是网络直播带货的自欺欺人,恐怕都需要直接面对。 

  不仅是网红李雪琴深陷数据造假,最近,著名主持人汪涵也陷入了带货刷单造假的漩涡中。面对刷单造假的质疑,汪涵方面表示,怀疑被恶意攻击。人红是非多,还是真的数据造假,恐怕不管是李雪琴,还是汪涵,以及其他网络直播带货主播,都不应该回避。 

  有业内人士爆料,在直播间使用机器人或假粉丝增加人气早已成为很多网络公司得常态,也有专门的公司从事这方面的业务。50人在一个小时内刷1200条左右的评论,只需要50块钱。云控厂家告诉记者,他们的语料库中设定了上万条评论话术。在这些冒充的好评裹胁之下,处于观望状态的或者本来就有购买欲望的剁手党们,会被强烈的刺激着去购买被直播的商品。这或许是商家的营销战术,但其行为却有着某种欺诈的成分在里面。 

  从早期的刷好评到如今的数据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龙产业链,各有所需,表面上,网络直播带货一片红火,数字喜人,成果显著,但却在不断壮大中吹起了虚假的“泡沫”。如果不加以警醒,恐怕累计电商业健康发展。 

  正是基于对网络直播带货数据造假等的考虑,近日,国家网信办关于《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已然在网上网下引起广泛关注。这既是对当下带货主播们数据刷单造假的警示,也是对电商服务的一次类型化整饬。征求意见稿重点就网络直播带货数据造假问题进行了明确禁止,是延续了《电子商务法》相关规定,意见也是结合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议,直播电商也属于电子商务法可规制的情形。 

  挤掉网络直播带货的“泡沫”,可能对网络直播销售会有短期阵痛,但将会有长远的益处。不仅关乎一两个网络直播带货主播,也带歪了整个电商经济及其上下游生态,衍生出一系列造假、助假服务。挤掉网络直播带货数据造假的“泡沫”,不仅可以规范每一个网络直播带货从业者,也可以具有行业宏观管控作用,使网络直播销售重新回到正轨上。虚拟经济,不是虚假经济。挤掉泡沫,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挤掉网络直播带货的“泡沫””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