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全球各国一样,都面临冠病疫情的严峻挑战。在抗疫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7月20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仍然适时发布了《金融服务行业新综合法令(Omnibus Act)建议咨文》,建议将金管局的监管权力,进一步扩展到一些新的重要领域。
其中含有重大意义的是,《咨文》建议也对落户新加坡、即使只提供境外服务的数字资产服务供应商(digital token service providers),实行发照与监管的权力,并要求落实科技风险管理措施的权利。我们认为,《咨文》将对新加坡金融服务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数字资产全盘纳入金融监管
第一,强化新加坡整体监管架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法令》(MAS Act)赋予金管局法定监管地位,并规定了其架构和权限。该法令也历经多次修订,与时俱进地赋予了更多的监管权力。
金管局认为有必要通过“综合法令”,将核心监管权力整合到一个独立的法律框架中,扩大监管范围和权力来弥补目前所存在的监管空白,以及数字资产服务机构必须按照国际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要求,落实反洗钱和坚决抵制恐怖主义融资的承诺。《咨文》建议将现有的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业的争议监督和裁判权力,转移到“综合法案”的框架中。
由于金管局目前仅能够根据《证券和期货法》《财务顾问法》和《保险法》的授权来颁布禁止令,禁止犯下严重不正当行为的人士,不许从事相关法令下业务领域内的活动,或担任任何职务;但是,在其他金管局执行的法令如《银行法》《商业信托法》《金融公司法》《支付服务法和信托公司法》,还有在数字或虚拟资产领域,对类似的不正当行为,金管局目前并没有权力采取有效的执法行动,包括颁布禁止令。
为弥补这样的监管空白,《咨文》建议扩大金管局权力范围,允许其针对任何个人犯下严重不当行为,金管局都将有权力对其颁布禁止令和采取执法行动。这些行为包括涉及数字支付通证,或数字支付通证凭证的保存和管理等。
加速发展新加坡成为
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重要节点
第二,加速发展新加坡成为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的重要节点。“综合法令”提案凸显金管局认为,新兴信息技术是未来金融服务的重中之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新加坡作为智慧全球金融中心,有必要创新拓展金管局的监管范围。拟订中的“综合法令”也是第一次将数字资产相关服务,完整地全盘纳入金融监管的范围。
笔者认为,这表明政府和行业已经广泛接受和投入数字经济,并将之视为未来经济和金融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新的和完整的数字金融监管法律架构,予以适当监管,正表示数字金融的重要性,步入主流金融活动,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建立一个健全和先进的金融中心,是金管局的一大使命。它意味着金管局须要兼顾发展和监管,以确保先进和健全的金融中心,在发展和监管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才能实现稳健和可持续性的长期发展。
要实现健全目标,就意味着金管局必须确保金融市场和机构规范与透明化地操作,关注并化解重大风险,以安全稳健的方式开展业务。要实现先进目标,就意味着金管局必须支持企业家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尝试新思路以创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新领域,以便金融市场能够实现活力与卓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提前布局,拥抱监管,诚实劳动,勇敢创新,新加坡可以成为引领全球数字金融和数字贸易创新的领头羊。这些举措已经转化为新加坡国家战略发展的优势,我们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提议中的“综合法令”。
建设数字金融与数字贸易
新加坡发挥小国的优势,它不会让大国觉得有威胁,它坚守中立并提出有价值的合作方案,吸引世界各国包括中美的科技与人才落地。汇集全球科技与人才,新加坡作为全球和亚洲科技与创新的重要节点,有能力和条件支持亚洲甚至全球的数字经贸融合协同的发展。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天地一体化组网(SmartMesh)。来自中国的创始人兼总裁王启亨2017年落户新加坡,积极推动卫星互联网与地面MeshBox组成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希望为世界上目前没有网络的56%人口带来普惠通信。
天地一体化组网首次在人类历史上以光子网络(Photon Network),让手机之间可以无网交易、双离线支付,让数字货币可以像现金一样,在没有网络时仍然可以完成支付和其他基本金融服务。天地一体化组网计划协助亚洲开发银行,从东南亚开始,最终连接整个亚洲,用卫星网络连接所有偏僻的地区与岛屿,然后用“去中心化或分布式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简称DeFi),为没有银行账号的弱势群体提供基本金融服务。
目前来看,美国的Starlink星链很难落地中国,中国的低轨卫星星座也不可能落地美国;而保持中立的新加坡,若能发射低轨卫星星座,有望落地全球,构建全球的价值互联网。
可以想象,一个基于新加坡的低轨卫星星座,既可以由美国的SpaceX和中国的卫星发射基地发射,服务于全球天地一体化组网,并在不久的将来,将区块链密码学与无线电信号结合起来,衔接各个国家的低轨卫星星座,达成全球星座共识与互联互通。这或许是人类太空共识和全球各国科技融合协作的好机遇。
另一个例子是开放银行(open banking),指的是利用开放应用编程接口(API)技术,实现银行与第三方之间的数据共享,从而提升客户体验的平台合作模式。
预计金管局在科技成熟、风险管理到位和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将来很可能会更积极鼓励银行与第三方如金融科技企业,分享客户的数据信息,甚至当“身份自主”(Self-sovereign Identity)技术成熟落地后,考虑赋予客户数据自主权,由客户决定要与谁分享数据,以便第三方设计与创建更符合客户特定需求的个性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接下来金管局所颁发的数字银行执照,也肯定将进一步推动金融业的普惠性,更好地为被传统金融忽略的弱势群体,如小微企业和个人散工和零工等服务。
再来,目前中美处于贸易战之中,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受到打击,国际贸易冲突日渐剧烈,新加坡致力于捍卫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协定,为自由与公平国际贸易出一分力。
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新加坡近几年来积极并领先拓展和中国、亚细安、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伙伴关系,促进数码连通性(digital connectivity)。这包括电子贸易、跨境数字系统的互操作性、数据跨境自由的流通性、数据创新、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合作。
例如,亚细安智慧城市网络与亚细安开放数据开发的愿景,是要创造亚细安经贸数码一体化;再如连接重庆、广州、上海等城市与新加坡的数据通道协议,将促进中国与新加坡的数字经贸合作。
最近,另一值得关注、推动全球数字贸易的重大计划,是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和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携手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具有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称为TradeTrust的网络平台,能衔接来自海内外政府部门与机构和商界的不同数字贸易平台,以方便和撮合各个平台之间交换数字贸易文件。
这项计划预计能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1000个SWIFT信息技术用户,提供更便捷和具成本效益的跨境数字贸易。
总之,笔者的愿景是,新加坡在非常时期做非常的事,全球科技包括中美科技的兼容或融合以对抗科技分化,数字贸易的全球化以对抗传统贸易去全球化,金融的普惠性和民主性以对抗“华尔街式”权贵金融,建设真正普惠和为全球人民服务的数字金融与数字贸易。新加坡这个实体世界的小国,也因此可以在数字世界里为区域,甚至全球作出积极和典范式的贡献。
新加坡在非常时期做非常的事,全球科技包括中美科技的兼容或融合以对抗科技分化,数字贸易的全球化以对抗传统贸易去全球化,金融的普惠性和民主性以对抗“华尔街式”权贵金融,建设真正普惠和为全球人民服务的数字金融与数字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