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亚“民主之锚”的吉尔吉斯斯坦,再次暴露了其通往民主道路上的“民主之殇”。10月6日凌晨,支持反对派的吉国民众因不满议会选举结果而走上街头,闯入并占领了总统办公厅和议会所在地“白宫”大楼。
此前因贪腐等多项罪证被逮捕入狱的前总统阿坦巴耶夫,也在本次抗议活动中被反对派的支持者释放。吉方卫生部最新消息称,此次抗议骚乱活动已导致多人死亡,686人受伤。
经历了两次政治革命的吉国人民深知,政治动乱只会带来暴力冲突和流血事件,不能带来民主政治的更好发展。然而吉国再次发生抗议骚乱事件,是历史发展本身不可避免的相似性的作用,还是说吉国人民缺乏历史记忆?
从表面而言,吉国此次的抗议骚乱既有总统恩怨纠葛的作用,也包含着政党间权力分配的较量。从更深层次分析,其背后隐藏的是长期以来吉国政治改革中的各种矛盾,最重要的是精英政治与民主制度发展不相匹配的矛盾。
前后任总统的恩怨情仇
“赢者通吃”政治文化传统所带来的权力斗争,是造成吉国本次抗议骚乱的重要因素。在政治极化和权力转换动荡不安的年代,总统之间的权力交割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虽然前任总统阿坦巴耶夫和现任总统热恩别科夫曾是政治上的最佳拍档,两人之间的权力交接也实现了平稳过度,并被外界视为吉国独立以来,权力的第一次和平交接,但阿坦巴耶夫却从未想过彻底离开权力舞台的中央。退居幕后之前,阿坦巴耶夫就精心做好了权力布局,将众多亲信(社会民主党成员)送上要职,企图退而不休,继续在政治上发挥决定性作用。
然而出身南方的热恩别科夫也拥有着广泛的政治资源,其本人及所代表的政治势力,也要求热恩别科夫拥有总统应有的独立裁量权,而不是处处受前总统的钳制。因此,新老两任总统间的矛盾,从热恩别科夫继任之时就已不可避免,并以2019年8月8日阿坦巴耶夫的强力被捕为标志,发展至顶峰。
权力之争虽然以老总统的锒铛入狱为结局,然而两位总统间的权力斗争远未结束,这一点从本次骚乱的领导人之一为阿坦巴耶夫之子卡迪尔就可看出。可以说,本次议会选举事件,成为了阿坦巴耶夫反击热恩别科夫的天赐良机。
议会党团的权力分配
议会党团对权力公正分配的期望,和现任政府对选举结果的不透明操作,直接导致了抗议骚乱的发生。1993年5月,吉国独立后的首部宪法,确立了总统制下的三权分立制度,在之后的转轨改革进程中,总统、议会和党团(政党)力量始终此消彼长、相互作用。
有学者将吉国独立以来的政治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总统集权的威权政治时期、政党对抗威权时期以及议会政治时期。“2010年宪法”规定议会是吉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处于国家政权体系中的最高地位,拥有立法、组阁、监督、财政等大权,使议会的地位得到实质性提高,议会对行政权力的限制与影响到达空前高度,也标志着吉国政治发展,由总统集权时期进入了议会政治的新时代。
与此同时,“2011年选举法”提高了政党进入议会的门槛,将之前政党须在全国获得5%和各州不少于0.5%的支持率,分别提高到7%和0.7%。较高的门槛提高了党团竞争的难度,但同时也是执政者降低议会内部政党碎片化、整合执政联盟并提高其稳定性的手段。
议会地位的提升和进入议会门槛的提高,使得各政党对程序的透明和结果的公正格外看重,但本次议会选举令人疑惑的操作,成为了当局的“阿喀琉斯之踵”。5日,吉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沙伊尔达别科娃宣布,人工计票结果显示,属于反对派的爱国者党和共和国党得票率超过7%,可进入议会,但随之而来的最终结果,却显示为四个亲政府党派进入议会。
选举结果的前后不一,直接导致了反对派及其支持者的不满,成为本次抗议暴乱的导火索。尽管吉国中央选举与公投委员会日前宣布,议会选举投票结果无效,但目前看来,政府短时间内难以平息反对派及其支持者的不满和骚乱。
精英政治与民主制度的矛盾
在议会政治时代以来,尽管吉国政府不断推进民主政治体制的构建,但化解其根深蒂固的精英政治影响,需要更长的时间。自首任总统阿卡耶夫选择发展西方民主制度以来,吉尔吉斯斯坦的转轨国家建设便从未停止。
然而在发展民主政治的同时,源于苏联体制内部的领导阶层,不断利用制度的转换、民主选举和社会革命,完成了向现代政治精英的身份转变。但政治身份的转变,并不足以带来政治理念和政治行为的迅速变化,他们身上原有的政治特征被保留下来。鲜明的地域性政治身份、浓厚的部族主义和民族主义色彩、纠缠不清的权力依附关系,使得尚未成熟的民主制度,无法对权力精英有效约束。
产生于制度转换和民主政治发展过程的权力精英,为实现自身的权力目标,不断培育着能够为自己所用的政治人才,家族政治、地域政治和部族政治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带来吉国政治生态不断表现出冲突与斗争的情形。
虽然吉国政府致力于国家转型建设,期望建设真正意义上平等公正的民主制度,但即使平等公正的民主制度被构建起来,也不一定能够解决其权力变更中的冲突。
制度和程序的正义不必然带来结果的正义,吉国内部各大政治势力间的力量对比差异,必将对权力分配产生影响。公正程序所带来的不公正的政治结果,仍然无法避免精英政治色彩浓厚的各方势力,使用非正常手段实现权力的更替。
后续如何发展?
局势还不算糟糕,双方仍有谈判的空间,至少当局已经释放了善意的信号。虽然反对派计划组建“人民政府”,阿坦巴耶夫也开始会见其支持者,吉国内似乎即将出现两个权力中心。但热恩别科夫政府当局在寻求降低冲突的可能,不仅向安全部队下令避免向抗议者开枪,同时也呼吁各政党领导人“安抚他们的支持者”。
除此之外,总理博罗诺夫和议长茹马别科夫宣布辞职、吉议会重新选举反对派头面人物为代总理和议长、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议会选举结果无效的种种行为,都释放出了当局希望与反对派友好协商、和平解决骚乱的意愿,接下来局势的发展,取决于反对派的反应以及谈判双方所能够接受的条件。
纵使反对派企图制造更大冲突,寻求热恩别科夫更多的让步,也不得不考虑俄罗斯的因素。独立后的吉尔吉斯斯坦与俄罗斯关系非常密切,不管是阿坦巴耶夫还是热恩别科夫都是亲俄派。
继白罗斯和亚美尼亚之后,吉尔吉斯斯坦成为集安组织年内第三个发生动乱的国家,俄罗斯不会放任局势的恶化。就在7日,俄总统普京表示,希望吉国内各方能和平解决冲突,表明了俄方的态度,即不希望看到更大冲突的出现。
出乎意料的,热恩别科夫10月15日宣布辞去总统职务,给的理由是要防止安全部队和要求他下台的示威者之间发生冲突,总统工作由总理萨迪尔·扎帕罗接手。在吉国的宪法下,扎帕罗必须在本身无法竞选的情况下,在三个月内举行总统选举,因此不排除吉国会再出现政治冲突和骚乱。
从表面而言,吉国此次的抗议骚乱既有总统恩怨纠葛的作用,也包含着政党间权力分配的较量。从更深层次分析,其背后隐藏的是长期以来吉国政治改革中的各种矛盾,最重要的是精英政治与民主制度发展不相匹配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