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成了停车场 疏通还需“都帮忙”-中国讯息网

街道成了停车场 疏通还需“都帮忙”

作者:朱永华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10-22 21:12:08

 近日,家住成都瑞升花园的居民刘先生反映,瑞升南街是条不足四米宽的小巷,它的一头连接芳草街,一头是通往芳草瑞升步行街的必经道路之一。近段时间,经常一到傍晚6、7点钟,本就狭窄的瑞升南街就被各种违章停放的机动车辆占领,把这条僻静小巷堵得连行人和骑自行车的居民都难以同行(据10月21日《川观新闻》)。   

  原本就是不足四米宽的双车道,结果却停满了私家车,甚至还有电动车、共享单车等“塞”住的缝隙,俨然成了各种车辆随意占据的“停车场”,附近居民如果不具备“飞檐走壁”的本领,休想从这里通过。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小巷变成停车场,在笔者看来,原因无非有二,一是“车满为患”,由车辆与停车资源的巨大矛盾所导致。二是疏于管理,在发现有人乱停乱放之后,没有及时劝离或实施处罚,以至于产生“从众效应”,造成如今规律性的水泄不通。   

  如今,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停车难”几乎成了所有城市无法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和街道,车辆增长与停车资源的矛盾更为突出,白天因为车辆纷纷上路,停车矛盾还不甚明显,但到了晚上车辆“归位”时间,无处停放的车辆便会“见缝插针”,只要发现“空地”又能逃过处罚,无奈的车主也只能就地选择“安营扎寨”。   

  解决这样的问题,显然应当采取“疏罚”相结合的策略。一是基层社区或小区业委会向交通管部门提出申请,积极争取划分更多的临时停车位,最大程度来满足附近居民车辆的停放。二是向交警部门提出建议,对现有道路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划出指定位置,规定临时停放的时间段,让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是强化管理做到有序停放,从媒体发布的现场照片上看,这条“巷道”上停放的车辆总数并不太多,缺少有序和胡乱停放才是导致附近居民无法正常通行的主要原因,这也明显看出是疏于管理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基层社区和相关部门应当在管理上做足文章,既要引导车辆有序停放,也要对个别不服从管理的车主予以相应处罚。同时,在对汽车强化停放管理疏导的过程中,对与电动车尤其是共享单车的停放,也要进行规范,既要管住汽车,也不能让电动车和共享单车的停放太“任性”。   

  另外就是广开停车资源,鼓励附近商家企业特别是政府部门机构所属的停车位,在晚间对社会低价甚至免费开放。在车辆和停车位严重“僧多粥少”而规划建设又远水解不了近渴的现实面前,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社会各方面都要为群众的停车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是如此,既是出行不畅,人们也不会感到“堵心”。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街道成了停车场 疏通还需“都帮忙””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