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纳入中考”不能“一刀切”造成不公-中国讯息网

“视力纳入中考”不能“一刀切”造成不公

作者:丁家发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10-13 13:54:58

 “孩子们上学够辛苦了,眼睛坏了还被扣分。”今年暑假,山西省长治市将把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有网友质疑此举“涉嫌基因与经济双重歧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导向。(10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 

  山西长治市把裸眼视力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其良好的初衷毋庸置疑,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能引导家长和学生平时重视保护眼睛,不至于在视力上失分。然而,“视力纳入中考”尽管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多相差两分,还必须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不公,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现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儿童青少年用眼过度的现象较为普遍,加上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等因素,我国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但是,在升学的“指挥棒”下,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往往只注重抓学生的成绩,根本就不去重视和关心学生的视力等健康问题;而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缺少体育锻炼,又不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的知识,因用眼过度导致近视就不可避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可见,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现状非常严重。因而,采取措施保护好未成年人的视力健康,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长治市将视力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的做法,显然具有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可以扭转学校、家长及学生不重视保护眼睛的现状。按照考核标准,裸眼视力分为三档,大于等于4.9为正常视力,得5分;4.6到4.8之间为中度近视,得4分;小于等于4.5为重度近视,得3分。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多相差两分,看似差距很小,但往往1分就有可能改变命运,在“分分必争”的升学竞争下,如果不想在视力上失分而影响升学的话,就倒逼家长和学生从小就注重对眼睛的保护工作。家长将会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孩子的不良用眼行为,还会保障孩子的睡眠和营养,敦促孩子爱眼护眼,并注意和及时矫正孩子的视力。可以说,“视力纳入中考”调动了家长和孩子主动保护眼睛的积极性,不失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好举措,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然而,一部分孩子的近视是遗传所致,一生下来就近视;或因意外事故带来的损伤或其他病理性因素,造成了裸眼视力下降,并非用眼不当导致的,如果“一刀切”按照标准来考核,对他们来说就显得非常不公平。对此,长治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称,这部分学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可直接得5分。但此举不仅给视力造假留了“后门”,对其他平时注重保护眼睛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因此,为了确保视力考核的公平公正性,不妨出台更细化的规则。比如,在初一新生入学时即将学生视力记录在案,在三年后的中考视力考核中,以4分为基准分,凡视力提升或保持不变的加1分,视力下降不多的仍为4分,因用眼不当视力下降严重的,则扣1分;凡是在视力考核时戴隐形眼镜等作弊的,一律为0分。这样,公平公正便少有质疑之声。 

  “视力纳入中考”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降低近视率,逐步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整体水平。在中考考核学生视力的同时,学校也要尽量减轻学业负担,改善教室的视觉环境,加强科学用眼护眼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坚持学生每天做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总之,在学校、家庭等社会多方的共同呵护、共同防控下,孩子们的眼睛才能明亮起来。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视力纳入中考”不能“一刀切”造成不公”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