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今年结束疫情-中国讯息网

如何在今年结束疫情

作者:玛丽安娜·马祖卡托, 里达·谢里夫, 福阿德·哈萨诺夫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10-12 08:51:46

虽然开发安全、有效、可广泛获得的2019冠状病毒疫苗的研究工作进展迅速,但疫苗何时能够问世仍不清楚。在很大程度上,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管理新药的生产和分销。尽管世界卫生组织的“冠病19技术获取资源库”(COVID-19 Technology Access Pool)有望促进可获得性,但疫苗和治疗方法的实际可及性,仍将取决于当地的制造能力,而许多国家的制造能力已被去工业化所削弱。

此外,尽管在疫苗出现之前,全民检测仍然是可行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和现成的疫情管理方法,但这种方法也要求有关国家具备制造能力,及符合公共利益的健全治理。但是,即使在发达经济体,过度依赖私人领域,也可能会阻碍政府最大限度地提高检测试剂盒的生产和部署。例如,英国政府提出了“登月”全民检测计划,但其实际策略仍需要澄清。

这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方法需要一个整体的、系统层面的视角,特别是在面对公共卫生危机和气候变化等棘手问题时,这些问题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技术问题。推行全民检测将须要由行动者和机构所组成的庞大网络作出贡献。要想真正有效,任何此类计划的设计都必须能够产生系统韧性和公共价值。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Paul Romer)、流行病学家迈克尔·米纳(Michael Min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一份工作报告,以及其他许多人所指出的,一个设计得当的全民检测计划,可以在短短几个月内结束这场疫情。当前缺少的要素是协调和引导生产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府措施,以消除私人领域所面临的瓶颈。

快速免疫诊断检测的必要检测技术已经存在,例如类似于家用妊娠检测试剂盒,成本不到5美元的唾液抗原检测试剂盒。虽然与标准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检测相比,这些检测的敏感度不够理想,但在疾病流行率高的环境中,它们的特异性足以大规模地检测感染。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们不需要集中的实验室设施。

因此,通过精心设计,并仔细考虑所采用技术的功能和局限性的计划,快速检测可以在社区层面实现去中心化的全民检测计划。例如,可以在当地药房免费提供检测试剂盒,并期望每个人都定期自我检测,如果呈阳性,就自我隔离。检测试剂盒也可作为进入学校和工作场所等公共场所的“无感染”通行证。在这方面,一个新的市场可能会出现,因为航空公司、商场、餐馆和咖啡座开始采购廉价的快速检测试剂盒,以便能重新营业。

快速检测也有助于扩大和完善已在当地展开的全民检测策略(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乔治城大学的强制性免费检测、德国工作场所的每周员工检测,以及武汉的全民检测)。

类似的策略须要在国家层面展开,特别是在分子检测的可负担性和可扩展性都较低的中低收入国家。许多国家有能力生产足够的检测试剂盒,其成本与疫情所造成的损失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为实现每周一检计划,全球一年所需的检测数量,还不到每年消费的汽水罐数量的一半。此外,扩大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生产,可以相对较快地实现;与美国的二战动员相比,所须付出的努力将是小得多。

在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疫苗开发和生产的同时,还必须将额外的资金用于加强我们的检测基础设施。按每份检测试剂盒5美元计算,每周对全球人口进行一次检测的成本,将达到2万亿美元左右。这远远低于这一时期与疫情有关的全球收入损失(以疫情前后的增长预测差异来衡量),和今年迄今的财政刺激措施(估计总额为20万亿美元)。这些比较尚未将生命损失的成本,以及在检测试剂盒生产中,实现新的规模经济的潜在收益考虑在内——这一溢出效应可能有助于消灭季节性流感。

当然,除了生产,还有其他潜在的严峻挑战。尽管全民检测是切实可行的,但如果各国政府认为它们必须在疫苗、抗病毒药物、个人防护设备和扩大医疗设施的不同生产需要之间做出选择,那么任何此类努力都可能面临压力。

但是,决不能将全民检测视为更大的优先事项清单上的一个单独项目。以任务为导向的方法,重点就是要建立具有活力的公共部门能力,同时加强整个卫生系统。在设计更广泛的计划时,应将新的检测能力与国家和地方的卫生系统相结合,以便战略地让每一个部分都能相辅相成。

更广泛地说,冠病疫情突出表明,我们须要建立一个更有韧性和反应能力更强、可以迅速增加必需品产量的工业生态系统。即使在目前的条件下,增加检测试剂盒的生产和实施全民检测策略也是可行的,并可在年底前结束这场疫情,同时还可建立抵御未来大流行病所需的基础设施。

所有国家都必须把目光放得更远,并加强它们的制造能力。通过在这一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各国政府可以加强地方的生产能力,并创造一种新的经济公地。然后,以任务为导向的方法,同样可应用于科学政策和工业策略,为更多的跨领域创新,以及应对其他高度复杂的全球挑战所需的弹性制造业奠定基础。我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技术解决方案上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如何在今年结束疫情”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