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提防幼儿园中的“容嬷嬷”-中国讯息网

该如何提防幼儿园中的“容嬷嬷”

作者:严奇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9-29 22:35:18

 28日,呼和浩特鼎奇幼儿园昭君园多名家长反映,他们在孩子身上发现有不明针眼,家长报警,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截至28日上午,共有8名家长发现孩子身上、头部有不明针眼,这些孩子都是鼎奇幼儿园昭君园喔喔(3)班学生。(新华网9月29日) 

  近年来,经由媒体曝光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并非一起两起,每一起都能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诚然,在有关部门公布调查结果之前,我们不必用最大的恶意踹度该事件背后的制因。但孩子受伤终究不是小事,幼儿园不容虐童伤童的“灯下黑”,“针扎”即是一个需要联想反思的细节。 

  虐童行为有很多,如手掐、殴打、抱摔、扇耳光等等,可针扎往往最为恶劣,因为其隐蔽性强,伤害性大。试想,直接打骂惩罚,势必会在孩子身上留下很明显的伤痕,回到家中,容易被家长发现。针头可以扎入不易被大人察觉的头部、股部等部位。即便伤害行为发生在摄像头底下,也不易被监督人员发现,且可以用“意外”搪塞。 

  相比于一般的打骂,针扎更为刺痛,对儿童的威慑作用更加明显。可以试想,如果有人有心虐童,恐怕不会给针头消毒。未经过处理的针头扎入身体抵抗力不强的儿童身上,易造成细菌或病毒感染,对孩子难免留下持久性的健康威胁。尤其是针对头部的针扎,直接攻击儿童最为脆弱的地方,实在可怕。 

  幼儿园儿童普遍缺乏自保能力,遇到伤害难以通过言语表达。在幼儿园这样封闭的场所,永远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盲目地相信有摄像头,有法规就能防备少数人的丧心病狂。恶人施恶总会通过各类手段规避监督。当然,我们防范的不只有“针扎”,还有类似的隐蔽的虐童手段。 

  法医界的“罗卡定律”指出“凡两个物体接触,必会产生转移现象。”幼儿园伤害孩子必然会留下痕迹。所以,如何抓住蛛丝马迹,预防下一次伤害,当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此,还是要呼吁建立常态化的儿童身体检查制度;全面收缴检查幼儿园中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性物品;对于恶意虐童或保护儿童不力的幼儿园及幼师进行“零容忍”的处罚。只有将监督的力量立起来,才能给孩子编织出一道全面可靠的保护网。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该如何提防幼儿园中的“容嬷嬷””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