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深沟铺设,混合蚯蚓及多种有机质填埋种植,脆甜的阳光玫瑰售价翻番;秸秆全机械方式加工为纤维丝,从而制作成纸制品,售价低于市场价30%以上……9月17日,2020年四川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推进会在绵阳市游仙区举行。截至 2019 年底,四川全省主要农作物秸 秆 综 合 利 用 量2813.9 万吨,利用率达91.01%。(9月18日《四川农村报》)
禁烧秸秆不是个新鲜话题,宣传年年在做,危害也年年在说,但年年又都在烧。由于对空气质量考核越来越严,为了空气质量排名不再太难看,不得不采取多种措施,严控村民焚烧秸秆。每到收获季节,乡村干部更是挨家挨户通知,街上“大喇叭”也天天在喊。各级干部驻村包点不停地在巡查,但都没有真正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事实上,老百姓对于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是心知肚明的,但他们如果不烧秸秆,开春不好种地怎么办?
现在在一些地方,对于焚烧秸秆往往是抓一阵,放一阵。收获季节,搞得全民皆兵,对焚烧秸秆的治理毫不留情,甚至对焚烧秸秆的村民进行拘捕,但等到收获季节一过,就把这一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抛到了脑后,没有去想一想下一个收获季节秸秆如何处理的问题。
对于焚烧秸秆,一味地去堵不是办法,关键在疏。如果老百姓的秸秆能变废为宝,谁还愿意把这个“宝贝”烧掉呢?所以,如何提高秸秆利用率是防止焚烧的关键。四川在这方面抓得很好。2017年以来,四川省连续四年在 39 个县(市、区)实施了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截至 2019 年底,全省主要农作物秸 秆 综 合 利 用 量2813.9 万吨,利用率达91.01%。全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多元综合利用模式,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各地积极发展有机肥生产、青黄贮饲料、食用菌基料、生物天然气工程、秸秆成型燃料等,推广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促进了秸秆多元化利用产业发展。全省目前已累计培育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主体1661家,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秸秆综合利用,不仅减少了污染,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只要秸秆有了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焚烧秸秆的问题。各地与其采取拘捕焚烧秸秆的村民者等来焚烧,还不如像四川那样给秸秆找出路。试想,对焚烧秸秆的村民进行拘捕等,可能让一些村民有些害怕,暂时不再焚烧,但不等于以后不烧,如果秸秆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还是要将其一把火烧掉的。因此,对于焚烧秸秆这一问题,各地一定要像四川那样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堵促疏,要建立秸秆综合利用推动机制。另外,各地要改变考核办法,不能只考核收获季节有没有秸秆焚烧现象,更要考核秸秆的利用率。看看各地办了多少个秸秆回收利用厂,对不达标的地方领导要进行问责。从而使秸秆不但不会被焚烧,而且成为老百姓的又一创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