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发展史: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老二-中国讯息网

论国际发展史: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老二

作者:邓曦泽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9-15 21:18:33

当前,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与打压日趋严厉,一些中国人抱怨甚至痛恨美国这个老大的蛮横、无理与霸道。其中一些鹰派主张对美强硬,甚至不惜一战。

如果历史上的老二只有一种行为态势,我们无话可说,就把它当宿命。但实际上,历史上老二的行为态势大不相同,因而有不同的结局。

先说成功的案例。

最早的成功老二,或许要数周文王。司马迁说:“西伯拘羑里,演《周易》”(西伯是周文王姬昌)。周人被商纣王欺凌,忍辱负重,绝不冒进,直至武王伐纣,方成大业。

最著名的忍辱负重老二,当属越王勾践。越国被吴国打败后,勾践到吴国做人质,干仆役之活。甚至在吴王夫差生病时,勾践尝夫差的大便,为夫差诊断病情,不可谓不耻辱。勾践为了国家,不计个人耻辱,终于取得夫差的信任,被释放回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打败吴国。

历史上最深谋远虑、最连贯一致和最长久的忍辱负重者,当属大汉帝国抗击匈奴。说西汉是老二,不太妥当。如果视西汉为老大,则西汉之深谋远虑和韬光养晦,更值得敬佩。大汉抗击匈奴,从刘邦时期开始筹划,历经汉高祖、汉惠帝、汉高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六代主政者,凡百余年。期间,汉朝向匈奴不但奉上财物,还奉上美女(“和亲”)。

汉高祖曾打算攻打匈奴,被刘敬劝阻,改用和亲来缓和关系(《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文帝明确说,为了不使匈奴危害边境,汉朝与匈奴结为兄弟,并奉上丰厚财物(《史记·孝文本纪》)。这些都是韬光养晦,忍辱负重之举措。经过几代人的休养生息、励精图治,终于彻底战胜匈奴。

现代最成功的老二,当属美国。1896年,美国GDP就超越了大英帝国,但美国仍奉行“门罗主义”,接近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绝不当头”。过了50年,二战后,美国实力远超英国,才替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

再说失败的案例。

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在人类文化史上成就非凡,但它却是失败老二的典型。新兴的雅典要挑战传统大邦即霸主斯巴达的权威,但它非常缺乏韬光养晦的智慧,公然宣称“弱者应当臣服于强者,这一直就是一条普遍的法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0页)。然而,其实力不够,最终被斯巴达打败,雅典也走向衰落。

最近的失败老二(或老三、老四),有德国、日本、苏联,并以苏联为典范。苏联国力尤其是军事力量曾接近美国,但它锋芒毕露,四处出击,透支国力,最终败北。

由是观之,老二既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怎么做对老二最有利,读者自行判断。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论国际发展史: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老二”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