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造访韩国。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内外媒体都在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或将访韩。实际上,杨洁篪造访韩国是在争取实现习近平访韩。
中国国家主席对某个国家的正式访问,原则上,在其10年任期内只有一次。以日本来说,2008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式访问日本,在2008年8月也访问了韩国。
在国家主席访问之前,按照惯例外交部长和负责外交的国务委员要先行访问。由于王毅现在任外交部长也是国务委员,因此可以考虑由前任外长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先行访问。2020年,中国政府将日本和韩国列入习近平的访问名单。原本预计这一日程在2019年实施,却拖到了2020年。
访问的顺序原本是先到日本。王毅和杨洁篪分别于2019年11月下旬和2020年2月底到访日本,原定3月习近平访日的行程却被搁置了。另一方面,2019年12月上旬,王毅对韩国进行了访问。但是,受冠病疫情影响,杨洁篪的访韩被搁置,直到今年8月下旬才得以实现。在此很明确的一点就是,日本和韩国的顺序替换了。
也就是说,杨洁篪访韩本身是针对习近平访韩前的访问,并不是重新决定的。只是,这其中有几个焦点。首先,韩国与日本交换了顺序。但是,在冠病疫情后重新与中国开始交流这一点上,韩国要比日本早。在中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商务人士的交流重新启动,而这方面日中还未开始。其背景是,韩国先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理解在外交上,尤其是首脑交流方面,韩国比日本领先重启。
第二,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呢?首先,中国想要打造在国际上并不孤立,与周边国家、甚至和美国的同盟国也保持着良好关系的印象。另外,在韩国对朝鲜政策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中国对韩国出手帮助,或者关于政权内部出现问题的朝鲜,也许有须要传达某些信息的意义。还有,通过朝鲜问题吸引韩国的注意力,而中国从中能获取的成果,就是打断美国的安全保障网络。
此外,在围绕5G及半导体与中国脱钩的问题上,韩国对中国的立场也很严厉,访韩或许有可以牵制美国和韩国在技术方面合作的意义。但是,重要的是美国总统大选。如果美国总统大选前习近平访韩,就朝鲜半岛局势和两国间经济等方面的合作达成信息交换和协议,这对美国也有一定的牵制作用;对于民主党与共和党两阵营的外交和安全保障智囊团,在东北亚的各大问题上,尤其是涉朝问题上,可以传达须要与中国合作的信息。
另外,关于杨洁篪访问地不是首尔而是釜山,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或许有人认为,选择靠近日本的釜山,可以敦促日本实现习近平的访日。但是,比起这些,杨洁篪访韩不与总统文在寅相见,不能否定中国提出了某些要求和条件。但这些事实都还不清楚,必须关注今后事态的发展。